[发明专利]一种无焰燃烧控制系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3088.3 | 申请日: | 2018-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代森伟;任转波;范中华;孙仁权;孙联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5/00 | 分类号: | F23N5/00 |
代理公司: | 32232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宏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5122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焰信号 无焰燃烧 控制器 报警 无焰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紫外火焰探测器 控制调节 控制系统 脉冲控制 燃烧模式 手动复位 无扰切换 常温下 检测 自燃 主火 天然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焰燃烧控制系统的方法,包括控制器的启动步骤:火焰信号检测的步骤;主火开启的步骤;报警的步骤;控制器的启动步骤在常温下启动,并使用紫外火焰探测器,当温度达到天然气自燃温度后,切换为无焰燃烧模式。火焰信号检测的步骤使用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报警的步骤中每次报警都需要手动复位。无焰、有焰两种燃烧模式下,均使用高低火脉冲控制。采用此发明便于控制调节,可以有效在有焰无焰之间无扰切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焰燃烧,具体涉及一种无焰燃烧控制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燃烧器的控制无法实现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的切换,而无焰燃烧的优点明显,包括氮氧化物排放降低,无焰燃烧的温度更加均匀,而如何在现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无焰燃烧一直是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焰燃烧控制系统的方法,便于控制调节,可以有效在有焰无焰之间无扰切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焰燃烧控制系统的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焰燃烧控制系统的方法,控制器的启动步骤:火焰信号检测的步骤;主火开启的步骤;报警的步骤;所述控制器的启动步骤在常温下启动,并使用紫外火焰探测器,当温度达到天然气自燃温度后,切换为无焰燃烧模式。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无焰燃烧控制系统有效实现在有焰无焰之间切换,报警步骤提高切换的安全性,紫外火焰探测器感知自然温度,以便精准得实现有焰到无焰的切换,同时便于人员手动进行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控制器的启动步骤包括:1)控制器得电;2)若有错误信号:复位;3)安全连锁检测通过;4)系统准备状态;5)点火信号;6)火花塞点火,开启点火阀,火焰信号监测;7)安全等待时间T1;8)开启主火阀,火焰信号监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止在错误状态下启动,安全等待时间为点火提供必要的时间运作。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火焰信号检测的步骤包括:9)安全等待时间T2,若检测无火焰,报警;则回到步骤4);10)火焰信号监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杜绝初始启动后的无火焰状态,自动重新经历准备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步骤9)中最多尝试三次点火,三次点火失败则报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三次尝试提供了足够的保险性,同时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主火开启的步骤包括:16)安全等待时间T1完成,开启主火阀;17)若检测无火焰,最多尝试三次点火,三次失败则系统报警;18)火焰提供阶段,若检测无火焰,则报警;19)主火阀开启状态,若检测无火焰,则报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主火开启时若就经历无火焰状态,则提供报警,且报警的准确度、保险度高。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主火开启的步骤包括:20)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大于850℃时,进入高温无焰燃烧模式;具体步骤包括:a)关闭燃气电磁阀,并使风阀开度降低到10%;b)打开主火阀,风阀回到最大开度;c)主火开启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风阀开度降低到10%。降低了风的进入量,为无焰燃烧提供条件。10%的选择具备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火焰信号检测的步骤使用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双热电偶的温度传感器,当其中有一个热电偶坏了或者短路,不会影响检测到的温度值,从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改进,报警的步骤中每次报警都需要手动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德森热能科技(苏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30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