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5157.4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88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榜文;王显安;马超;丁礼康;苏敏禄;王文章;杨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 |
代理公司: | 西安利泽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2 | 代理人: | 贾晓玲 |
地址: | 725605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连 幼苗 拌匀 火烧土 农家肥 苗床 培肥 田地 播种 营养土配制 清除杂物 生长周期 田间管理 幼苗培育 幼苗移植 种子种植 稻田土 营养杯 营养土 种植床 翻地 定植 堆沤 平铺 畦面 药性 真叶 种植 地块 土地 精细 复合 移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种植床畦;挑选地块作为幼苗培育田地,在田地上清除杂物,并深翻地,床畦播种;播种;将黄连种子种植到土地中,同时将土地进行灌浇,浇透为止;幼苗营养土配制;稻田土6份,火烧土7份,复合农家肥2份,将营养土充分拌匀后,堆沤3~5天后装于营养杯,或将火烧土、精细农家肥平铺于畦面,然后与田土充分拌匀,形成培肥苗床;幼苗的移植;当幼苗生出3张真叶后,将幼苗移植至培肥苗床继续培养;幼苗的定植;田间管理。本发明可以缩短黄连的生长周期,并且可以提高黄连的药性,增长其品质,使得黄连的药用价值得以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黄连,(学名:Coptis chinensis Franch.)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1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
随着黄连的药用价值逐渐被开发、利用,黄连的种植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然而在现有技术中缺乏对黄连的有效培育种植方法,使得黄连的产量品质受限。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种植床畦;
挑选地块作为幼苗培育田地,在田地上清除杂物,并深翻地,床畦播种;
(2)播种;
将黄连种子种植到土地中,同时将土地进行灌浇,浇透为止;
(3)幼苗营养土配制;
稻田土6份,火烧土7份,复合农家肥2份,将营养土充分拌匀后,堆沤3~5天后装于营养杯,或将火烧土、精细农家肥平铺于畦面,然后与田土充分拌匀,形成培肥苗床;
(4)幼苗的移植;
当幼苗生出4~6片真叶后,将幼苗定植于林地中,定植时需要谨慎,以防止伤根,用土覆盖根部后。
(5)田间管理;
移栽后需要经常保持土地湿润,半个月后施加一次氮肥,在3个月后施加一次复合肥;以后每年施两次肥料。在此期间,及时除草。
在步骤(1)中,所述床畦宽度为1.8~2.0m,高度为8~10cm。
在步骤(2)中,床畦做好后,先在床面上浇足底水,用水量以表层土以下12~14cm处达到饱和为度,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床面上,种子的用量以每平方米24~28g,将种子压入土中,覆土3分,随后进行灌浇。
在步骤(5)中,浇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为主,浇水的温度为17~22℃。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可以缩短黄连的生长周期,并且可以提高黄连的药性,增长其品质,使得黄连的药用价值得以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一种黄连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种植床畦;
挑选地块作为幼苗培育田地,在田地上清除杂物,并深翻地,床畦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康市振兴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5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大力根系横向生长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仿野生天麻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