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5164.4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聪 |
主分类号: | A61K36/855 | 分类号: | A61K36/855;A61P15/00;A61P15/02;A61P17/04;A61P31/10;A61P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蒋杰 |
地址: | 545008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妇科病 中药 乙醇 称取 药粉 药渣 制备 鱼腥草 加热回流提取 回流提取 减压回收 喷雾干燥 有效治疗 重量份数 粉碎机 臭牡丹 蛇床子 仙鹤草 熊胆木 益母草 银花藤 再加热 过筛 加水 麻骨 治疗 合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益母草5‑10份、九节风2‑5份、臭牡丹7‑12份、麻骨风1‑3份、大钻2‑4份、鱼腥草4‑7份、仙鹤草1‑3份、蛇床子6‑9份、熊胆木2‑7份和银花藤3‑6份;步骤S2,将称取的各组分加入粉碎机粉碎,再过筛得到药粉;步骤S3,将药粉放加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得到药渣和第一药液;步骤S4,向药渣加水,再加热回流提取1次,得到第二药液;步骤S5,将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后即得。本发明制得的中药能有效治疗各种妇科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临床研究显示:95%以上的成年女性都曾有过妇科炎症的困扰,例:阴道炎、盆腔炎、附件炎、宫颈糜烂、急慢性宫颈炎、卵巢囊肿、子宫囊肿、宫颈囊肿、子宫肌瘤、白带异味、痛经等。然而女性一旦患上妇科炎症,往往不能选择正确方法及时治疗、准确用药,常常导致炎症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以致子宫机能衰退,能孕不能育。治疗妇科疾病对于西医,只是用激素类药物刺激宫腔达到暂时性缓解表面效果,长时间使用,人体出现激素类不良反应,面部形成色斑,卵巢排毒能力大大减弱,日后极易形成卵巢囊肿。口服消炎药物治疗妇科病的,疗效很慢,针对性不强,且引起炎症的病原体有机会从阴道扩散至子宫腔内部,从而耽误了病情;此外,口服消炎药物对肝肾功能有一定的副作用。总之,目前尚无疗效明显的药物治疗妇科疾病。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益母草5-10份、九节风2-5份、臭牡丹7-12份、麻骨风1-3份、大钻2-4份、鱼腥草4-7份、仙鹤草1-3份、蛇床子6-9份、熊胆木2-7份和银花藤3-6份;
步骤S2,将称取的各组分加入粉碎机粉碎,再过筛得到药粉;
步骤S3,将药粉放加入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得到药渣和第一药液;
步骤S4,向药渣加水,再加热回流提取1次,得到第二药液;
步骤S5,将第一药液和第二药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并喷雾干燥后即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制得的中药能去恶露、产后血瘀、腹痛、手脚麻木、白带异常、除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肛周、外阴瘙痒等病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S2中过100-180目筛得到药粉。
进一步,步骤S3中将药粉放加入5-10倍重量的乙醇中。
进一步,步骤S4中向药渣加7-9倍重量的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妇科病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1,分别称取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益母草5份、九节风2份、臭牡丹7份、麻骨风1份、大钻2份、鱼腥草4份、仙鹤草1份、蛇床子6份、熊胆木2份和银花藤3份;
步骤S2,将称取的各组分加入粉碎机粉碎后过100目筛,得到药粉;
步骤S3,将药粉放加入5倍重量的乙醇中加热回流提取2次,得到药渣和第一药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聪,未经胡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51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灰眼的配方
- 下一篇:一种治疗悬饮的中药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