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水的碳源捕获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5393.6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8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斌;江海鑫;唐贤春;贺艺;戴晓虎;何群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4;C02F11/0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彦;许亦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水 捕获 纤维素 活性污泥 捕获系统 生物接触反应池 固液分离 流体连通 再生池 曝气 固液分离单元 难生物降解 再生 化学污泥 混合反应 纤维素类 胶体态 颗粒态 溶解态 筛分器 污泥 能耗 | ||
1.一种黑水的碳源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流体连通的纤维素筛分器(1)、生物接触反应池(2)、固液分离单元(3)和稳定再生池(4),所述稳定再生池(4)与生物接触反应池(2)流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纤维素筛分器(1)中,筛分材料的孔径为0.1~1mm;
2)所述生物接触反应池(2)中,设有搅拌器(21);
3)所述生物接触反应池(2)中,设有曝气装置;
4)所述固液分离单元(3)选自沉淀池、澄清池和膜分离单元中的一种;
5)所述捕获系统还包括脱氮单元,固液分离单元的液相出口与所述脱氮单元流体连通;
6)所述捕获系统还包括回流污泥管道(5),所述固液分离单元(3)与稳定再生池(4)通过所述回流污泥管道(5)流体连通;
7)所述捕获系统还包括剩余污泥管道(7)和回收单元,所述固液分离单元(3)与回收单元通过所述剩余污泥管道(7)流体连通;
8)所述稳定再生池(4)中,设有搅拌器(41);
9)所述稳定再生池(4)中,设有曝气装置(42);
10)生物接触反应池(2)和稳定再生池(4)为合建式或分建式;当为分建式时,所述捕获系统还包括再生污泥管道(6),所述稳定再生池(4)与生物接触反应池(2)通过再生污泥管道(6)流体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系统,其特征在于,特征7)中,所述回收单元选自厌氧消化-热电联产单元、厌氧发酵产羧酸单元、发酵产生物塑料单元和微生物产电单元中的一种。
4.一种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黑水进行纤维素分离;
2)将纤维素分离后的黑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反应,所述活性污泥对纤维素分离后的黑水进行碳源捕获,所述活性污泥为经曝气再生得到的活性污泥;
3)将碳源捕获后的黑水进行固液分离;
4)将至少部分的固液分离所得的污泥进行曝气再生;
步骤2)中所使用的活性污泥为步骤4)中曝气再生所获得的活性污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纤维素分离使用的筛分材料孔径为0.1~1mm。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活性污泥的泥龄为0.1~2d;
2)碳源捕获的反应时间为15~60min;
3)碳源捕获的溶解氧为0~0.5mg/L。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固液分离选自重力沉淀、澄清和膜分离中的一种。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活性污泥再生时间为0.5~1.5h;
2)活性污泥再生的溶解氧不低于2mg/L。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项:
1)经步骤3)固液分离得到的污泥部分进行步骤4)进行曝气再生,剩余污泥进行回收;
2)经步骤3)固液分离得到的黑水进行脱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黑水的碳源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特征1)中,所述回收选自厌氧消化-热电联产工艺、厌氧发酵产羧酸工艺、发酵产生物塑料工艺和微生物产电工艺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53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技术净化污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化肥厂用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