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5401.7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7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姚小春;龙礼仁;谭铁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泰精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00 | 分类号: | B23C3/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结构 cnc 方法 | ||
一种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涉及防尘网加工技术领域,其通过改变铣刀的走刀路线,先铣外围一圈,再横向走刀铣筋位的位置,可节约时间,还改善了不良率,使产品表面更光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尘网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
背景技术
CNC加工产品时,如果产品属于超薄(0.5mm以下)且有孔的,利用以往的往复来回铣的方式,将会影响产品质量。
比如:笔记本壳体加工时,铣出用于装防尘网的沉台处,以往是往复来回铣,不但时间长,而且铣出的效果不稳定,表面不光滑有台阶,影响防尘网装配。
加工结构描述:方形,中间有三个腰型孔(相邻两个腰型孔之间为筋位)。现有技术是使用立铣刀斜45度的走刀方式,每刀深度0.08mm,加工深度至0.2mm,铣刀的主轴转速是11000转/分钟,刀具向前切削的速度为1500mm/分钟,因冲压产品易变形且加工后结构很薄,用此种走刀方式加工会使得表面不平整,或者可能会将笔记本壳体铣断,而且加工时间长,不良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该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节约了时间,还改善了不良率,使产品表面更光滑。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铣外围一圈,再横向走刀铣筋位的位置。
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用三刃立铣刀,选用平面铣,设铣刀的主轴转速是12000转/分钟,刀具向前切削的速度为3000mm/分钟;
步骤二:在选定走刀轨迹线前,先在3D软件上草绘走刀路线,调整确定走刀路线后,再进行走刀。
其中,所述绘制草绘走刀路线时偏置3mm,中间线条取筋位中间位(筋位宽度4.5mm)。
其中,指定走刀轨迹线依次是:左侧中部竖直段、左侧上部竖直段、左侧上拐角、顶部水平段、右侧上拐角、右侧上部竖直段、右侧中部竖直段、右侧下部竖直段、右侧下拐角、底部水平段、左侧下拐角、左侧下部竖直段、下面两个腰型孔之间的水平段、右侧中间竖直段和上面两个腰型孔之间的水平段,第二刀原路返回,如此重复。
其中,走刀深度是0.04mm/圈。
其中,所述三刃立铣刀为6mm的三刃立铣刀。
其中,每走一条直轨迹线的起点与末点有一定的竖直高度差。
其中,所述竖直高度差为5个μ。
其中,将待加工产品固定于治具上,所述治具留有用于露出待铣部位的镂空处。
其中,所述治具设有伸缩定位件,该定位件对应所述镂空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超薄带孔结构的CNC走刀方法,适用于0.5mm以下厚度的超薄且带孔的结构,通过改变铣刀的走刀路线,先铣外围一圈,再横向走刀铣筋位的位置,可节约时间,还改善了不良率,使产品表面更光滑。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待加工的笔记本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待加工的笔记本壳体和治具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走刀路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泰精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中泰精创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54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