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6553.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4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兵;蔡晓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利兵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J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武媛;吕学文 |
地址: | 610023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肠管 胃管 减压管 上端 经鼻 空肠 内腔 双腔 外壁 减压 外接 肠管 胃管接头 一体成型 营养补充 营养输送 营养物质 分离状 吸引器 导丝 胃腔 吸出 下端 痛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所述营养减压管包括胃管空肠管,所述胃管的外壁与空肠管的外壁一体成型,且胃管的长度小于空肠管的长度,使胃管的下端位于空肠管中部的外壁上,所述胃管的上端与空肠管的上端呈分离状,使营养减压管呈Y型,所述胃管的上端安装有胃管接头,并在胃管的内部形成第一内腔,所述空肠管的上端安装有空肠管接头,并在空肠管的内部形成第二内腔,第二内腔的内部置有导丝。本发明的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利用胃管外接吸引器吸出患者胃腔内的气体及液体进行减压,利用空肠管外接营养输送设备向患者空肠内输入营养物质进行营养补充,便于在对患者空肠内输送营养时,对患者空肠的前端及胃进行减压,减少患者的痛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
背景技术
食管、胃肠道手术后往往有较长一段时间无法正常进食,需要通过营养支持来维持生命体征和基本代谢需求。肠内营养已逐渐取代肠外营养,以避免导管及营养代谢并发症,提高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临床上均为单腔空肠营养管,方法为手术吻合完毕之后,经鼻孔插入空肠营养管,术者必须用手轻握幽门处,协助空肠营养管鼻通过幽门,并保证其顺利进入小肠,直至送至屈氏韧带以下。
经鼻放置的单腔空肠营养管不产生新创伤,置入方法简单、快捷、方便,但只能进行肠内营养液输注,不能同时进行胃内减压,如果需要减压,必须另外安置胃管,但是另外安置胃管除了会增加患者痛苦和不适,甚至不容易成功安置。特殊的,对于食管手术患者,不能再次安置胃管,容易导致吻合口损伤,并且很多患者在进行空肠置管营养输注时,存在胃潴留或胃食管反流,因此需要同时进行胃减压和监测胃排空情况。
综上所述,直接通过单腔空肠营养管向空肠内输入营养,容易造成临床使用不方便,增加患者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用以解决现有单腔空肠营养管不容易对胃内同时减压造成临床使用不方便,增加患者痛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经鼻双腔营养减压管,所述营养减压管包括胃管空肠管,所述空肠管一体成型在胃管一侧的外壁上,且胃管的长度小于空肠管的长度,使胃管的下端位于空肠管中部的外壁上,所述胃管的上端与空肠管的上端呈分离状,使营养减压管呈Y型,所述胃管的上端安装有胃管接头,所述胃管接头用于外接吸引器,并在胃管的内部形成第一内腔,所述第一内腔用于吸引器吸出胃腔内的气体及液体,所述空肠管的上端安装有空肠管接头,所述空肠管接头用于外接营养输送设备,并在空肠管的内部形成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用于营养输送设备向空肠内输入营养物质,并在第二内腔的内部置有导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胃管,利用胃管外接吸引器吸出患者胃腔内的气体及液体进行减压,设置空肠管,利用空肠管外接营养输送设备向患者空肠内输入营养物质进行营养补充,将胃管和空肠管一体成型,并使两个管的内部各形成独立功能的空腔,便于在对患者空肠内输送营养时,对患者空肠的前端进行减压,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利用金属导丝的不透X光特性,在空肠管内置有导丝,便于医生在X光透视下观察并引导营养减压管的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胃管和空肠管上靠近下端的管壁上均开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胃管下端的管壁上开设通孔,便于营养减压管外接的吸引机对胃管下端及管壁附近处的气体及液体进行吸收减压,在空肠管的管壁上开设通孔,避免营养物质输送时造成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沿着管壁呈螺旋状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管壁上螺旋状开孔,利用螺旋孔的形状,确保管道内不容易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固定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为不透X光金属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通孔上的不透光金属体观察流经管道通孔处的液体,方便检测胃排空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利兵,未经张利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6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套管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心外科心血管手术插管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