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球形自聚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6753.4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6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李;高宁宁;王辉国;王德华;王红超;杨彦强;乔晓菲;刘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39/22 | 分类号: | C01B39/22;B01J20/18;B01J20/28;B01J20/30;C07C7/13;C07C15/073;C07C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分子筛 晶粒 球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种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球形自聚体,其中所述的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的粒径为50~1000纳米,球形自聚体的粒径为1.0~8.0微米,所述的球形自聚体的粒径大于自聚体内X分子筛晶粒的粒径。该纳米级X分子筛球形自聚体用于C8芳烃异构体的吸附分离,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高的传质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硅铝分子筛及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级X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筛是一类具有特殊骨架结构的晶体材料,由于具有均一的微孔孔道、可调的酸性和良好的离子交换性能,被广泛用于分离、催化等领域。目前,工业上多使用X分子筛作为C8混合芳烃吸附分离吸附剂的活性组元,X分子筛的结晶度、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晶粒粒径和内部孔道结构会显著影响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吸附选择性和传质性能。
CN1191199C公开了一种小晶粒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X分子筛的晶粒粒径为0.5~1.0微米,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2.40~2.55。
CN103214002B公开了一种小晶粒X分子筛原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的X分子筛原粉的晶粒粒径为500~1000纳米,形貌为八面体形,饱和吸水量为32%以上,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2.30~2.40。上述两种方法合成的X分子筛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较高,难以合成更低氧化硅/氧化铝比的X分子筛。
采用现有技术合成低硅X分子筛,产物中常包含一定比例的A型分子筛杂晶。文献[M.A contribu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the low-silica X zeolite[J].Studies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1985,24:129-136]采用不同的体系配比合成低硅X分子筛,但是合成的产物中均包含6%~38%不等的A型分子筛杂晶。
CN105967204A公开了一种低硅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硅酸钠溶液和铝酸钠溶液作为硅源和铝源,按硅/铝摩尔比为2.0-2.5将两种液体,在35-50℃,和大于1000转/分的高速搅拌条件下晶化8-16h,合成的X分子筛的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为2.06~2.10,静态饱和水吸附量为33%~34%。
CN106315612A公开了一种低硅X分子筛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低温成核、中温生长、补充铝源、高温晶化四个步骤步,耗时较长,合成的低硅X分子筛硅铝摩尔比为2.12-2.24,但是产物中多包含2%~10%的A型分子筛杂晶。
US4606899公开了一种低硅型X分子筛的合成方法,该法将2~50%的煅烧后的高岭土和5~50%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40~90%的水混合,所述的高岭土的硅/铝比为0.75:1至1.15:1,将混合物在45~75℃晶化24小时。合成的低硅X型分子筛硅铝摩尔比接近2.0,但是产物X型分子筛中包含少量A型分子筛和SOD方钠石杂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球形自聚体及其制备方法,该纳米级X分子筛球形自聚体用于C8芳烃异构体的吸附分离,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高的传质速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球形自聚体,其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的粒径为50~1000纳米,球形自聚体的粒径为1.0~8.0微米,所述的球形自聚体的粒径大于自聚体内X分子筛晶粒的粒径。
本发明所述球形自聚体由纳米X分子筛晶粒聚集而成,其中的纳米X分子筛晶粒粒径较小,同时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连续可调且较低的氧化硅/氧化铝摩尔比,用于C8芳烃异构体的吸附分离,具有较高的吸附选择性和较快的传质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1制备的纳米级X分子筛晶粒球形自聚体的XRD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67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