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薰衣草属植物对于植食性昆虫防御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7613.9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2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石雷;孙元雪;李慧;白红彤;王甦;李姝;崔洪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37/42 | 分类号: | A01N37/42;A01N27/00;A01P21/00;A01P17/00;A01P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薰衣草 植物 对于 植食性 昆虫 防御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薰衣草属植物对于植食性昆虫防御性的方法,其为向薰衣草属植物施用有效量的茉莉酸甲酯,提高薰衣草植物花朵中的萜类化合物的含量,防御植食性昆虫,吸引植食性昆虫天敌,所述的萜类化合物为柠檬烯、β‑水芹烯和β‑罗勒烯。本发明中,喷施MeJA溶液,不仅可以起到趋避植食性昆虫的直接防御作用,还能吸引天敌昆虫来捕食植食性昆虫,起到了间接防御作用,将人工技术和自然食物链科学统一,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薰衣草属植物对于植食性昆虫防御性的方法,属于植物害虫防控领域。
背景技术
薰衣草是一种异花授粉的植物,依靠风、昆虫进行传粉。释放萜类等挥发性成分吸引传粉昆虫,是芳香植物进化而来的一种特点。但是,这也同样吸引了某些植食性昆虫。调查了田间薰衣草上的昆虫种群和数量,发现花蕾期的薰衣草上有大量的蚜虫,由于薰衣草在花蕾期枝叶都十分幼嫩,大量植食性昆虫(蚜虫)的出现,或可伤害植株体。同时田间调查中,还发现花蕾期薰衣草上面有一定数量的异色瓢虫,它是蚜虫的天敌捕食者。
采用MeJA处理植株的方法来模拟植食性昆虫对植株体的破坏,从而阐明植物对外界信号的防御响应机制,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手段(Sampedro,2010;Moreira et al.,2009;Bohlmann,2008;Zeneli et al.,2006)。原因在于,JA是防御昆虫的重要信号途径之一,能通过调控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进而发挥防御作用(De Geyter et al.,2012)。
植食性昆虫侵害或外源MeJA处理所引起的植物体内的防御响应机制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领域(Erb et al.,2012)。例如,使用MeJA处理番茄植株能增加叶片上的Ⅵ型腺毛的密度,促进萜类化合物的释放,有效防御白蝇和蓟马(Escobar-Bravo et al.,2017,2016);白菜、西兰花的植株在MeJA处理后增加α-法呢烯等萜类化合物及衍生物的释放量,起到了抑制昆虫产卵的作用(Ibrahim et al.,2005);茶树植株在MeJA处理后,增加了腺毛密度,起到了防御棉铃虫的作用(Tian et al.,2014);树棉植株在MeJA处理后增加柠檬烯释放量,降低植食性昆虫的丰度(Williams et al.,2017)。
CN107690879A公开了一种经济有效地提高栽培烟草抗虫性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浓度为3mmol/L的茉莉酸对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茉莉酸浸泡种子不仅增强了栽培烟草对两种严重影响其产量的害虫斜纹夜蛾及烟蚜的抗性,还不影响产量。但是,该技术对于扦插繁殖的植物不适用。由于薰衣草的繁殖方式主要为扦插繁殖,而尚未解决在植株开始展叶及现蕾时,如何提高抗性又不伤害植株。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薰衣草属植物对于植食性昆虫防御性的方法。
一种提高薰衣草属植物对于植食性昆虫防御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薰衣草属植物施用有效量的茉莉酸甲酯,提高薰衣草植物花朵中的萜类化合物的含量,防御植食性昆虫,吸引植食性昆虫天敌,所述的萜类化合物为柠檬烯、β-水芹烯和β-罗勒烯。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薰衣草属植物的施用部位为植食性昆虫为害的部位,可全株施用,也可以局部施用,要防御花序的植食性昆虫,施用部位为薰衣草属植物的花序。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向薰衣草属植物的花序施用时,所述薰衣草属植物处于花蕾期。
其中,茉莉酸甲酯浓度为2-5mmol/L,优选为4mmol/L。
其中,所述的植食性昆虫包括但不限于蚜虫总科(Aphidoidea),优选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76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齐墩果酸及其衍生物在防治稻飞虱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蟑螂引诱剂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