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电磁式液体磁化实验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8184.7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4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堂;贺胜;谢广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8 | 分类号: | B01J19/08;G01R33/02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电磁式 液体 磁化 实验 装置 方法 | ||
一种直流电磁式液体磁化实验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电磁铁部分、励磁电流发射部分、高斯测磁部分和样品池部分;励磁电流发射部分通过接入插孔的输出线输出至电磁铁部分,励磁电流发射部分连接高斯测磁部分;样品池部分放置于电磁铁部分的铜制仪器盛放台,方法采用励磁电流流入实验装置,直流电信号在一定空间范围中激发的磁信号通过铁芯呈数量级形式的放大,从而在电磁铁两个铁芯极小的气隙间形成大小可调的匀强磁场;励磁电流产生的磁信号通过伸入电磁铁工作气隙的传感器传入高斯磁测量装置,最终输出并自动显示测量结果。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便捷地调节磁感应强度,对于研究水及各类溶液的磁化特性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磁化设备与方法,尤其是一种直流电磁式液体磁化实验装置与方法,属于液体磁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磁化技术在环保、采矿、化学、冶金、建筑等工业领域以及医学和农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实践表明,磁化处理后的材料可应用于降尘、去渍、消毒、水质软化等方面,甚至可以作为催化剂的良好载体。例如:通过对清水或者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磁化处理,产生磁化水或磁化活性剂溶液,可以提高水的降尘性能。因此,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性能良好的磁化设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技术需求。然而,现有的磁化装置多为永磁式磁化设备,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偏大,且形成的磁场分布不均匀,磁感应强度可调节性差;永磁体长期使用存在退磁现象,磁化能力减弱,磁参数发生改变;且初期投资高。因此,传统的磁化器不能满足液体磁化特性基础研究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电磁式液体磁化实验装置与方法,解决了传统磁化设备磁力线不均匀,磁感应强度不易调整的缺陷,且磁化设备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安装工序,便于快速投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磁式液体磁化实验装置,包括电磁铁部分、励磁电流发射部分、高斯测磁部分和样品池部分;
所述电磁铁部分包括铁芯、线圈、拱形的铜制铁芯固定柱、铜制主体支撑柱、铜制仪器盛放台、导线固定圈、胶质绝缘外壳、散热装置和铜制底座;所述铁芯由一对铁镍合金制成,直立放置,之间形成工作气隙,所述铜制铁芯固定柱用于抵抗铁芯间的吸引力,铜制铁芯固定柱之间固定铜制仪器盛放台,铁芯与铜制底座之间放置4个铜制主体支撑柱,铁芯绕有方向相同的聚酯包漆双芯铜导线线圈,所述线圈引出的导线用导线固定圈固定在胶质绝缘外壳上,所述胶质绝缘外壳上装有多个散热装置,胶质绝缘外壳固定于铜制底座上,线圈外引导线连接励磁电流发射部分;
所述励磁电流发射部分包括发射开关、VA显示器、电流粗调旋钮、电流精调旋钮、电压粗调旋钮、电压精调旋钮、插孔和输出线;所述发射开关位于励磁电流发射部分的左下角,励磁电流发射部分顶部为VA显示器,所述电压粗调旋钮、电压精调旋钮位于励磁电流发射部分中部左侧,用于调节电压以得到电压稳定的电信号;所述电流粗调旋钮和电流精调旋钮位于励磁电流发射部分中部右侧,用于调节电流至实验所需大小;励磁电流发射部分通过接入插孔的输出线输出至电磁铁部分;
所述高斯测磁部分包括开关、电信号指示灯、调零旋钮、接孔、高斯显示器、支架、磁感探头和固定夹;高斯测磁部分由支架支撑,工作状态由开关控制,电信号指示灯位于高斯测磁部分右上角,指示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所述磁感探头用于感应磁信号,一端经接孔连接磁信号,另一端由固定夹固定在铜制铁芯固定柱上;所述高斯显示器和调零旋钮设置在高斯测磁部分上;
所述样品池部分放置于铜制仪器盛放台,所述样品池部分包括玻璃密封盖和玻璃皿;所述玻璃密封盖和玻璃皿上分别开有内外螺纹。
此外本发明还给出采用上述一种直流电磁式液体磁化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实验室配置任意需磁化的溶液,置于耐高温、耐酸碱尺寸的样品池部分中,溶液盛入特制玻璃皿中,用玻璃密封盖拧紧,将盛放溶液的样品池部分置于铜制仪器盛放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1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