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稳定型汽车漆面抛光打磨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8682.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3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怀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55/10;B24B45/00;B60S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光 连接管 车漆 提手 抛光打磨 抛光底盘 汽车漆面 打磨器 头壳体 稳定型 飞溅 碎屑 打磨 装置稳定性 电源插口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集中收集 前端设置 依次叠加 中空结构 固定盘 联轴器 魔术贴 维修 侧面 伤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型汽车漆面抛光打磨器,包括抛光头壳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数量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抛光头壳体两侧,连接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并插装有提手,所述提手呈圆柱形,在其中一个连接管侧面设有电源插口;本装置通过联轴器前端设置T形连接头,对抛光底盘进行连接,使抛光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对抛光打磨时产生的车漆碎屑进行集中收集,避免车漆碎屑飞溅,为维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避免飞溅的车漆碎片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由依次叠加的固定盘、魔术贴和打磨纸组成的抛光底盘,方便进行打磨纸的更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双连接管和提手的设置,方便进行抛光打磨时对装置稳定性的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维修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设备,具体是一种稳定型汽车漆面抛光打磨器。
背景技术
在车辆维修时,如车辆漆面受损,我们维修员的常规做法是手拿沙皮纸,对漆面进行打磨,磨掉一层漆面后,再进行喷涂油漆工艺。
目前对于汽车漆面的抛光打磨已经依赖设备完成,但常规的抛光打磨设备大多为单手握持的打磨器,在应对大面积漆面时,长时间的作业会由于肌肉酸痛等原因造成握持不稳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打磨效果不一致,影响后段维修工序的进行,而为了避免这样情况,常规的做法时减少设备重量,使抛光盘无外壳保护,但只能略微减少情况的发生,而且带来更为复杂的问题是抛光打磨过程中产生的车漆碎屑飞溅,不仅影响了操作环境,而且有可能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型汽车漆面抛光打磨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型汽车漆面抛光打磨器,包括抛光头壳体和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数量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抛光头壳体两侧,连接管内部为中空结构并插装有提手,所述提手呈圆柱形,在其中一个连接管侧面设有电源插口;所述抛光头壳体内部分为前端的抛光腔和后端的电机腔,抛光腔和电机腔之间设有分隔板并通过分隔板互相隔绝,所述电机腔呈圆柱体形,并在电机腔内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分隔板上;所述抛光腔主体呈喇叭状,抛光腔外壳内为中空的积尘腔,在抛光腔内壁靠近分隔板处开设有进尘口,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伸入抛光腔内,在输出轴中部设有负压风机,在输出轴前端设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前端安装有T形连接头,在T形连接头上设有抛光底盘;所述抛光底盘由依次叠加的固定盘、魔术贴和打磨纸;所述固定盘侧面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逆齿轮,逆齿轮套装在逆齿轮轴上,所述逆齿轮轴固定在抛光腔内壁上,逆齿轮与固定盘侧面通过轮齿相啮合,在逆齿轮外侧套装有毛刷环,所述毛刷环与抛光腔前端开口滑动连接;所述抛光腔外壁上开设有与积尘腔相连通的排尘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提手远离连接管一段表面上设有多个橡胶凸起。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机腔尾端设有排气窗,所述排气窗内设有倾斜的导向片。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T形连接头与固定盘为可拆分式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T形连接头外壁具有斜螺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毛刷环前侧面具有软质刷毛。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排尘口上设有螺纹封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联轴器前端设置T形连接头,对抛光底盘进行连接,使抛光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对抛光打磨时产生的车漆碎屑进行集中收集,避免车漆碎屑飞溅,为维修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并且避免飞溅的车漆碎片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而由依次叠加的固定盘、魔术贴和打磨纸组成的抛光底盘,方便进行打磨纸的更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双连接管和提手的设置,方便进行抛光打磨时对装置稳定性的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维修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怀,未经杨建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6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卧式车床用砂带磨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械加工件磨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