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98713.3 | 申请日: | 2018-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9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邵熠阳;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7/2483 | 分类号: | H04L47/2483;H04L67/14;H04N21/84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流量 识别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可包括:确定第一网络会话对应的传输模式,所述第一网络会话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三元组信息相同的数据包集合,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客户端的源地址、服务端的目标地址、以及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服务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所述传输模式包括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端请求的行为模式和/或所述服务端响应所述客户端的行为模式;确定与所述传输模式匹配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会话的所述特征参数以及预设特征参数范围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会话所属的类别。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升网络流量的识别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流量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沟通与娱乐的主要承载形式,而高清化、多屏化、交互化、社交化、实时化也正成为消费者视频消费的主要需求。目前,互联网中在线视频流量是占比最大的部分,根据最近的预测报告显示,到2021年,在线视频(IPVOD与InternetVideo)所产生的互联网流量将会占到互联网总流量的82%。
大量的视频业务为运营商带来丰厚的利润的同时,也在挑战运营商经营视频业务的能力。通常来说,评价运营商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的重要指标包括带宽、时延、网络稳定性等相关指标,而视频业务质量的优劣正是和这几项指标强相关。因此,对于广大普通用户而言,通过视频业务质量的好坏来评价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水到渠成。目前,视频服务的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已经成为评价运营商QoS的事实标准。
视频流量的识别与管理能力是衡量运营商网络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更好地管理网络,运营商需要准确地识别域内的视频流量。网络流量分类作为增强网络可控性的基础技术之一,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和运维人员了解网络上的流量及应用分布,允许网络运营商基于应用类型等信息自定义流量的传输优先级,有效地管理网络并且阻止网络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运营商主要依赖网络流量分类技术及其相关产品进行流量识别与管理。网络流量分类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网络流量的深入分析,向上层呈现网络流量不同层级的特定属性,通常包括应用信息、服务信息、内容特性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应用市场中相关的视频应用数量及种类极多,且普遍更新频繁,部分视频类应用甚至逐步开始加密。这些特点给视频流量分类问题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有效的视频流量分类方案,提高分类的性能和准确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以提升网络流量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流量识别方法,可包括:
确定第一网络会话对应的传输模式,所述第一网络会话为在第一时间段内三元组信息相同的数据包集合,所述三元组信息包括客户端的源地址、服务端的目标地址、以及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服务端之间的传输层协议,所述传输模式包括所述客户端向所述服务端请求的行为模式和/或所述服务端响应所述客户端的行为模式;确定与所述传输模式匹配的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会话的所述特征参数以及预设特征参数范围确定所述第一网络会话所属的类别。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网络流量的识别方法中,首先确定网络会话所对应的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交互行为模式,然后再确定该网络会话在确定的交互行为模式下对应的特征参数,最终根据该特征参数与预设的特征参数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该网络会话的所属类型。由于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不同的交互行为模式其对应的部分特征参数可能相差较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首先确认网络会话的传输模式,再有针对性的确定该传输模式对应的特征参数,最终精准的识别网络会话的类型,提升了网络流量的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