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夹持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98816.X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0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岩松;周红亮;赵丙文;张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1/40 | 分类号: | B23B31/4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周培培 |
地址: | 3175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回转体零件 环槽 定位芯轴 套筒部 气道 夹持工装 出气口 进气口 薄壁回转体 技术采用 均匀施加 内部区域 受力不均 压缩空气 胀套芯 凹圈 复数 环壁 内壁 圈设 胀紧 胀气 变形 悬浮 外部 支撑 加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夹持工装,解决现有技术采用胀套芯轴所产生的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的套筒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均设置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环槽的外径,所述定位芯轴上设置气道,所述气道的进气口位于套筒部的外部,所述气道的出气口为复数个,所述出气口均匀分布在套筒部的环壁上,并位于两所述环槽圈设的内部区域。其效果:薄壁回转体零件被O形密封圈支撑着,压缩空气充满胀气凹圈,胀紧均匀施加在薄壁回转体零件整个内壁上,使薄壁回转体零件悬浮,避免薄壁回转体受力不均发生变形,并使薄壁回转体零件具有足够刚性,有利于提高对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的技术领域,用于薄壁回转体零件的精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夹持工装。
背景技术
零件车削加工是利用刀具对薄壁回转体零件进行切削来实现的,在切削之前必须先将薄壁回转体零件装夹定位。对于回转体零件(壁厚只有0.3mm-1mm)来说,且有较高的尺寸和形位误差精度要求。这类壁薄回转体零件由于刚性较差,极易装夹变形,使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
目前,通常采用胀芯工装来装夹定位壁薄回转体零件,壁薄回转体零件套住胀芯的弹性胀套上,通过胀芯的胀紧机构使胀套胀大,胀套撑住壁薄回转体零件的内壁,从而使壁薄回转体零件件被固定在胀套上。
这种装夹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夹紧力度很难控制,夹紧力会使回转体在直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加工后当薄壁回转体零件被卸下时,弹性变形消失,已加工面尺寸随之发生改变,尺寸精度难以保证。
2、胀套通常有多瓣扇环形结构拼接组成圆环,胀开后胀套外轮廓不是一个精确地圆,呈梅花形。薄壁回转体零件被胀紧的受力点呈梅花形分布(从轴向端面方向来看),此时薄壁回转体零件直径方向的轮廓也随之呈梅花形,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后产生形状误差。
3、胀芯工装是由一组零部件组合而成,存在装配误差、零部件制造误差以及工装工作时工装零部件运动的误差,造成胀紧胀芯的胀套各瓣张开程度不一致,外轮廓失圆,薄壁回转体零件受力不均,薄壁回转体零件被胀失圆,零件加工后产生形状误差。
4、胀芯工装制造、装配累计误差使作为定位表面的胀套外圆与机床主轴有同轴误差,零件加工后内外圆偏心。
5、胀芯工装的胀套被分割出多条缝隙,定位面为断续表面,打表校正工装时表针会剧烈,影响芯轴找正精度,且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夹持工装,在定位芯轴上设置气道,使用时向气道内输入压缩气体,通过O形密封圈将压缩气体封闭在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内腔空间中,通过压缩气体胀紧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内壁,使薄壁回转体零件悬浮在定位芯轴上,即达到定位稳定,且定位精度高,又能对薄壁回转体零件形成整体环柱面定位,避免薄壁回转体零件胀紧变形,有利于提高对薄壁回转体零件切削加工的精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芯轴,所述定位芯轴的套筒部的两端分别设置环槽,所述环槽内均设置O形密封圈,所述O形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环槽的外径,所述定位芯轴上设置气道,所述气道的进气口位于套筒部的外部,所述气道的出气口为复数个,所述出气口均匀分布在套筒部的环壁上,并位于两所述环槽圈设的内部区域。在定位芯轴上设置气道,使用时向气道内输入压缩气体,通过O形密封圈将压缩气体封闭在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内腔空间中,通过压缩气体胀紧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内壁,使薄壁回转体零件悬浮在定位芯轴上,即达到定位稳定,且定位精度高,又能对薄壁回转体零件形成整体环柱面定位,避免薄壁回转体零件胀紧变形,有利于提高对薄壁回转体零件切削加工的精度,同时,压缩空气使薄壁回转体零件的刚性得到保证,进一步有利于对薄壁回转体零件进行切削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界泵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98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