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制造方法及磁共振成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0415.3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1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布卿;薛廷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8 | 分类号: | G01R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间隔件 磁共振成像系统 超导线圈 冷却管 同轴 轴向 浸渍 径向外表面 交替设置 圆环形 排布 冷却 镶嵌 伸出 制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包括数个间隔件(10)和数个超导线圈(20)。间隔件为圆环形且数个间隔件沿轴向同轴地排布,各间隔件内镶嵌有一根冷却管(12),且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从间隔件的径向外表面伸出。超导线圈沿间隔件的轴向与间隔件同轴地交替设置,各超导线圈浸渍固定于相邻的两个间隔件之间。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因冷却造成的使用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磁体的制造方法及包括上述磁体的磁共振成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体,尤其是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磁体的制造方法及包括上述磁体的磁共振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组成超导磁体的超导线圈通常由金属框架支撑,再浸入到填充有液态氦气的容器中冷却使用。由于支撑超导线圈的金属框架的加工成本和原料成本较高,造成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生产成本较高。同时,用于冷却的液态氦气属于稀缺资源,造成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因冷却造成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其包括的磁体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和因冷却造成的使用成本。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磁体的加工方法,有利于上述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的加工制造。
本发明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包括数个间隔件和数个超导线圈。间隔件为圆环形且数个间隔件沿轴向同轴地排布,各间隔件内镶嵌有至少一根冷却管,且冷却管的两端分别从间隔件的径向外表面伸出。超导线圈沿间隔件的轴向与间隔件同轴地交替设置,各超导线圈固定于相邻的两个间隔件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将超导线圈间隔地固定于间隔件之间,在磁体使用期间通过间隔件支撑整个磁体,节省了大量的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与此同时,间隔件内部镶嵌有冷却管,冷却介质能够通过在冷却管内循环冷却间隔件和超导线圈。冷却管镶嵌于间隔件内部相比安装于间隔件的表面更易于组装,并且能够增加与间隔件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节省了因冷却造成的使用成本。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各间隔件还包括一个圆环形的底座,冷却管设置于底座的外表面。底座起到支撑作用,使间隔件的结构稳固。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间隔件由包括导热促进材料的复合材料灌注形成,使间隔件的结构更稳定,传热性能更好。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冷却管沿间隔件的轴线螺旋设置,使冷却管更均匀的与间隔件接触,提高冷却效率。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沿间隔件的径向对称地设置于间隔件的两侧,方便冷却装置与各间隔件内的冷却管的连接安装,且有利于冷却介质在各冷却管内的充分循环。
在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冷却管为石墨烯管。利用石墨烯良好的导热性以调高冷却管的冷却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共振成像系统,包括上述的磁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磁体的加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通过灌注形成数个内部镶嵌有冷却管的圆环形的间隔件,且冷却管的两端分别沿间隔件的径向外表面伸出。
将数个间隔件沿其轴向同轴地间隔设置并固定。
在数个间隔件之间的间隙内缠绕数个与间隔件同轴的超导线圈。
利用树脂将超导线圈浸渍固定于相邻的两个间隔件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04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