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密钥矩阵的密钥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0517.5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杰;武晨旭;周微;徐婧;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钥 矩阵 分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钥矩阵的密钥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密钥管理中心为传感器网络生成一个私密矩阵D并构造公开矩阵G;步骤2根据所述公开矩阵G和所述秘密矩阵D,进一步得到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生成共享密钥的密钥计算公式,进而实现密钥分配和密钥生成。任意一对节点在需要认证和通信时,通过互相交换公开的序列号,就可以根据此密钥计算公式生成共享密钥。本发明各节点间通过交换公开的序列号即可生成密钥,节点无需存储任何其他节点的信息,从而使得网络中各节点的耦合性降到最低,增加、更换、减少一个节点,无需对原有的节点做任何修改,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较高的安全性和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钥分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密钥矩阵的密钥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密码学体系中,密码机制和密码算法的安全依赖且仅依赖密钥的安全,因而对于一个安全系统而言,选择合适的密钥管理方法是其重点所在。需要有合适的密钥管理和分配方法,以满足系统各方面的要求。
物联网节点和嵌入式节点的运算和处理能力一般比较低,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较大。而在这种网络环境中,一般很难采用PKI/CA体系。因此需要有具备较高灵活度、较低运算复杂度的密钥分配和生成方法,以满足网络中节点间认证和安全通信的需要。
常用的用于嵌入式网络和传感器网络的密钥分配方法有:基于预分配的密钥分配、基于数字证书的非对称密钥分配、基于矩阵的密钥分配。
其中,基于预分配的认证密钥分配,即各节点在部署到应用场景之前,已经将节点所需要的密钥置入节点内部。节点间可基于预分配的秘密信息进行认证和通信。为安全考虑,一般不能让整个网络都共享一个相同的密钥。而如果要让所有节点两两之间都具有独立的密钥,势必要求每个节点中都存储有和其他所有节点分别共享的密钥。这既对节点提出了较高的存储量要求,同时也使各节点间耦合性增加。当一个节点被更换,或者添加一个新的节点的时候,必然要对系统中与之相关的节点做出修改。
采用数字证书的非对称密钥分配,可以避免增加各节点的耦合性。各节点中无需存储其他节点的公钥,只需要持有经可信机构,比如密钥管理中心KM,签名的公钥证书。在认证时,节点间交换自己的公钥和KM对公钥的签名,就可获取其他节点的公钥,并验证其真实性和合法性,在此基础上实现节点间的认证和安全通信。但使用非对称密钥,一般存在计算复杂度过高、运算时间太长的缺陷,在一些运算能力很低的节点中,是很难应用的。
矩阵密钥分配在传感器网络中有着广泛应用。在一个密钥矩阵中包含整个网络中所有节点需要用到的密钥,该矩阵可以通过一个私密矩阵和一个公共矩阵相乘得出。在实际分发密钥时,无需将整个矩阵分发给每个节点,只需要分发给每个节点私密矩阵的某一行和公共矩阵的某一列。在通信和认证时,两个节点间交换自己保存的公共矩阵份额,就能计算出相同的密钥。该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为:
首先在密钥管理中心的离线服务器中,生成一个有限域GF(q)内的k×m的矩阵G,作为公开矩阵,其中m一般为节点个数,k一般小于m。然后再生成一个有限域GF(q)内的k×k的对称矩阵D,作为私密矩阵。再计算(D·G)T,得到m×k的私密矩阵A。密钥矩阵K可通过计算A·G得到。对于矩阵K,则有:
K=A·G=(D·G)T·G=GT·DT·G=GT·DT·GT=GT·AT=KT
可知矩阵K为对称矩阵,
在分发密钥的时候,将私密矩阵A的第i行和公开矩阵G的第i列分配给节点i,将矩阵A的第j行和矩阵G的第j列分配给节点j。当节点i和节点j需要进行认证或通信的时候,二者交换和节点i和节点j就可分别计算出Ki,j和Kj,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05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量子密钥加密的融合通信装置及其加解密方法
- 下一篇:数值转移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