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冷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0541.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1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超;徐磊;石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3/04 | 分类号: | A47F3/04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冷柜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组合式冷柜,包括2个并行排列设置的直柜、散热部件和连接组件,在2个直柜之间形成有顶部间隙和侧面间隙,所述连接组件设置2组,位于顶部间隙两端与两侧直柜连接固定,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插接固定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靠近外侧一端形成有插装腔,散热部件包括第一散热板和至少设置在2个直柜一端的侧面间隙处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顶部间隙位置对应设置且两端插装在对应侧的插装腔内,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插装固定,所述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直柜之间围设形成有散热对流腔。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冷柜存在的受外力容易移动且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冷柜的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一些大型的超市内为方便商品的展示,经常会将一组冷柜拼接到一块来使用。在拼接时,仅仅将结构冷柜按照空间顺序排列在一起,当冷柜在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则会由于各个冷柜之间没有连接固定容易发生移动,影响产品展示效果;同时为了确保冷柜的散热效果,在相邻冷柜之间会预留拼缝,但为了避免商品掉到拼缝内,在连接缝隙上通常会增加盖板。但是现有的盖板通常都只有拼缝顶部有盖板,空气无法形成对流,散热效果不佳,影响冷柜的制冷效果。并且,盖板无法与冷柜连接只是简单的放在冷柜上,容易脱落和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式冷柜,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组合式冷柜存在的受外力容易移动且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所提出的组合式冷柜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组合式冷柜,包括2个并行排列设置的直柜、散热部件和连接组件,在2个直柜之间形成有顶部间隙和侧面间隙,所述连接组件设置2组,位于所述顶部间隙两端与两侧直柜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插接固定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至少靠近外侧一端形成有插装腔,所述散热部件包括第一散热板和至少设置在2个直柜一端的侧面间隙处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与顶部间隙位置对应设置且两端插装在对应侧的插装腔内,所述第二散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板插装固定,所述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和直柜之间围设形成有散热对流腔。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散热板设置有2个,分别对称设置在两个直柜形成的侧面间隙位置对应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散热板上设置有用于插装所述第二散热板的插装孔,所述第二散热板上设置有用于插装到所述插装孔内的折弯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本体板和设置在第一连接本体板上的第一弯折板、第二弯折板和第三弯折板、所述第一连接本体板向内凹陷形成有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一弯折板、第二弯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本体板顶部且位于第一凹陷部的两侧、第三弯折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本体板的一端,在第一连接本体板上设置有与直柜连接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弯折板高度高于/低于所述第二弯折板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本体板和连接在第二连接本体板上的第一翻折板、第二翻折板和第三翻折板、所述第二连接本体板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陷部,在所述第二连接本体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翻折板和第二翻折板设置在第二连接本体板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两侧,第三翻折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本体板的一端,所述第一翻折板高度低于/高于所述第二翻折板高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端柜,所述第三折弯板上设置有用于和端柜固定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三翻折板上设置有和端柜固定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三折弯板、第三翻折板均贴合所述端柜设置且通过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端柜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0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