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英石废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1273.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5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胥清贵;孔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兴天诚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10 | 分类号: | C04B38/10;C04B28/00;C04B18/12;C04B20/02;C04B20/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梁菊兰 |
地址: | 6112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英石 煅烧 粉磨 粒径 混凝土生产工艺 混合粉末 混凝土 高岭土 研磨 起泡剂 碳纤维 竹纤维 烘干 称取 放入 水中 制备 生产工艺 备用 浸泡 冷却 取出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英石废料混凝土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粉磨:称取石英石废料,粉碎至粒径为11~41.5mm,再进行粉磨处理,粉磨至粒度为0.05~0.1mm,放入水中,浸泡8~10天,然后取出烘干,加入高岭土,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2)煅烧:将步骤(1)的混合粉末在1200~1290℃下煅烧3.2h,冷却后研磨,至粒径为1.5~3.6mm,其中,粒度小于2.5~3.6mm颗粒占总质量32%,粒径1.5~2.5mm颗粒占总质量68%,即为煅烧料,备用;(3)混合:向步骤(2)煅烧料中加入组分:水泥、碳纤维、竹纤维、水和起泡剂,搅拌均匀,即为石英石废料混凝土。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混凝土强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英石废料混凝土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石英石是自然界地壳长期运动的结果,石英石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可达到67%,抗压强度高,石英石基本结构呈四面体,具有结构稳定等特性,通常是制造陶瓷、玻璃、磨具的材料。有些石英石矿床因含杂质过多,不能作为传统的陶瓷、玻璃等原料而被弃置,大量堆置的石英石废料不但对空气和水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而且占据了大量农田土地,造成浪费。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石英石废料,使石英石废料“变废为宝”。
建筑工程中,普通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水、砂、石(石灰石或河卵石)等原料组成,结合传统工艺生产的混凝土,强度不高,本发明用石英石废料替代石灰石或河卵石等,配合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石英石废料,变废为宝。
本发明研究了一种石英石废料混凝土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混凝土方法使用现有原料泥、水、砂、石(石灰石或河卵石)等制备的混凝土,强度不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石英石废料混凝土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粉磨:称取石英石废料,粉碎至粒径为11~41.5mm,再进行粉磨处理,粉磨至粒度为0.05~0.1mm,放入水中,浸泡8~10天,然后取出烘干,加入高岭土,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2)煅烧:将步骤(1)的混合粉末在1200~1290℃下煅烧3.2h,冷却后研磨,至粒径为1.5~3.6mm,其中,粒度小于2.5~3.6mm颗粒占总质量32%,粒径1.5~2.5mm颗粒占总质量68%,即为煅烧料,备用;
(3)混合:向步骤(2)煅烧料中加入组分:水泥、碳纤维、竹纤维、水和起泡剂,搅拌均匀,即为石英石废料混凝土。
进一步的,所述组包括水泥19~23质量份,碳纤维8~12质量份,竹纤维6~8质量份,水23~25质量份,起泡剂10~15质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组包括水泥21质量份,碳纤维10质量份,竹纤维7质量份,水24质量份,起泡剂12质量份。
进一步的,所述起泡剂选自烷基醚硫酸酯、α-烯烃硫酸酯或烷基苯硫酸。
进一步的,所述起泡剂为α-烯烃硫酸酯。
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 本发明使用起泡剂α-烯烃硫酸酯与其他原料水泥、碳纤维、竹纤维、水,且与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结合起来,生产出一种高强度的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石英石废料混凝土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粉磨:称取石英石废料,粉碎至粒径为11~41.5mm,再进行粉磨处理,粉磨至粒度为0.05~0.1mm,放入水中,浸泡8~10天,然后取出烘干,加入高岭土,混合均匀,得混合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兴天诚节能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兴天诚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12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