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空气动力效应风洞试验的旋转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2312.0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0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金佳林;李广良;魏忠武;王波兰;李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9/04 | 分类号: | G01M9/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李晶尧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空气 动力 效应 风洞试验 驱动 装置 | ||
一种旋转空气动力效应风洞试验的旋转驱动装置,涉及试验空气动力学领域;包括天平座、支杆、紫铜管、导流挡圈、涡轮套筒、叶片组和定位套筒;涡轮套筒沿轴向固定安装在定位套筒的轴向一端;支杆为阶梯型中空圆柱结构;支杆沿轴向固定安装在涡轮套筒和定位套筒的轴心位置;紫铜管为中空圆柱结构;紫铜管沿轴向固定安装在支杆的轴心处;叶片组固定套装在支杆与涡轮套筒之间;天平座沿轴向固定套装在支杆的窄径端外壁;且天平座的外壁与支杆宽径端外壁相同;导流挡圈套装在天平座的外壁,且导流挡圈位于天平座与支杆宽径端的连接处;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工艺简便易于实现,驱动效率高,可以使试验模型快速达到非常高的转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空气动力学领域,特别是一种旋转空气动力效应风洞试验的旋转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飞行是炮弹、火箭弹和导弹等战术武器经常采用的一种飞行方式。枪弹、炮弹、火箭弹和末端防控导弹等战术武器通过高速旋转减小推力偏心、质量偏心、气动偏心对飞行的不利影响,提高落点精度。战术武器的旋转飞行也有不利影响,它会产生新的不对称气动力和力矩,使得飞行器的动态特性变得复杂。
“旋转空气动力效应”就是研究飞行器旋转所引起的绕流特性、气动性能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飞行器飞行性能的影响。弄清旋转空气动力效应的机理,给出其计算、测量和预估方法,对提高飞行器的设计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旋转空气动力效应十分复杂,理论计算非常困难,计算结果可信度较低。所以,飞行器设计所需的气动性能数据主要靠风洞试验或飞行试验提供。此外,为了探索旋转空气动力效应的机理,弄清流动的物理特征,建立高质量的数学模型,以便更好地进行数值模拟,也必须以试验数据做基础。
获取旋转空气动力效应的试验数据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在风洞中利用专用天平进行模型旋转测力试验;二是通过旋转模型自由飞试验反算出气动数据。目前大部分试验数据来源于第一条途径。
在风洞中开展旋转空气动力效应试验的主要特点是模型旋转,需要遵循的相似准则要求包括几何外形相似、来流马赫数Ma相等、雷诺数Re相等和缩减频率相等。相比于常规飞行器风洞试验,缩减频率是旋转空气动力效应研究的重要参数,旋转频率直接影响到因旋转诱导处的面外力/力矩的大小与方向。因此,风洞试验时必须模拟缩减频率这一相似参数。风洞试验模型一般比真实飞行器尺寸小,为了保证缩减频率与真实飞行器的相等,试验模型的转速会比真实飞行器的旋转速度高很多,弹类模型的转速可能高达三四万转/分。
旋转空气动力效应风洞试验除了满足常规测力试验要求外,还有以下问题:
1、模型要绕纵轴高速旋转,要求模型在天平杆上通过轴承支撑并轴向定位;
2、对于强迫旋转试验,模型内部需要有驱动模型旋转的动力装置,而且该装置应该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加工实现,操作控制简单。
3、模型必须保持动平衡,高速旋转状态下若存在动不平衡,会导致模型与天平系统损坏。
4、要求检测系统在检测记录天平载荷的同时,记录转速数据。
目前的风洞试验旋转驱动装置并没有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旋转空气动力效应风洞试验的旋转驱动装置,结构简单可靠,加工工艺简便易于实现,驱动效率高,可以使试验模型快速达到非常高的转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