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花茶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2462.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8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福元;李泽燚;李柏翰;李桂华;曹如琼;李妍;王彩丽;王学平;邵云凤;胡春梅;宋云丽;李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福元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叶健 |
地址: | 678000 云南省保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花茶 种植 遮阳 地块 施肥 栽植 空气湿度控制 土壤湿度控制 砖红壤 大棚 耕翻 红壤 行距 穴施 种苗 株距 成活率 培育 成活 开花 建造 生长 土壤 覆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花茶的种植方法,所述的金花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具备砖红性红壤或砖红壤的地块建造遮阳大棚;将地块耕翻60~80cm,然后将金花茶种苗按株距1.5~2m、行距2~2.5m进行栽植;栽植后采取穴施施肥,施肥后覆盖土壤进行培育,培育期间保持遮阳率在30~90%,空气湿度控制在20~100%,土壤湿度控制在40~80%,温度控制在5~45℃。本发明种植方法种金花茶,第二年就开花,一年生长四次以上,最多可达六次。效果非常突出,成活率更是达到100%,彻底解决了成活难、生长更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花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左景烈于1933年7月29日采自广西防城县大菉乡阿池隘的23483号标本,被戚经文于1948年命名为“亮叶离蕊茶”Camellia.nitidissima chi,中文可以沿用“金花茶”。
1960年12月25日黄逢生、吴欣芳,在广西邕宁县潭洛乡庚下山采到一种开黄花的山茶科标本。
1964年12月10日梁盛业、黄卓民在以上同一地点采到了同一种植物的花和果。
1978年傅镜远到十万大山放养蜜蜂,发现金花茶林,从此,揪起了寻找金花茶的热潮。
2005年止,以广西为中心加上越南、云南、贵州、四川共找到32种和5变种金花茶。
到1984年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都人工繁殖成功。并开花结果。
金花茶的利用,目前主要在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观赏,二是食用。在食用方面主要是作为饮料,也可以药用。但目前仍以饮料为重点。
金花茶含有400多种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在同一种植物中含有那么多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很少见的,在1994年世界保健研讨会上,有科学家建议特定金花茶产品作为宇航员、飞行员、航海员的专用保健品。所以,开发利用金花茶是关系到人类提高健康水平的事情。1989年傅镜远成立首家金花茶饮料产品开发公司,全国多家开发公司随后相继建立。形成了金花茶产品开发热。经过十多年的反复热炒后,离开发的目标却越来越远,不得不消停下来。究其原因是没有金花茶原料。
为什么没有金花茶原料呢?原因有两条,第一条是:金花茶属于国家一级一类保护植物,不准采挖,不准买卖,不准运输等。无法从野生资源中得到原料,即使能拿到野生原料,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灭绝了。第二条是:人工种植成活率低,长期成活更困难,生长量就根本谈不上。那么金花茶要在什么环境下才能成活并正常生长呢?
现把梁盛业主编的《中国金花茶》(2005年3月第一版,2010年1月重印,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一书中《金花茶的栽培管理》部分的内容简述如下:
“良好的管理,不仅能使金花茶正常发育,而且能改善金花茶的生活环境,使金花茶的形态、色泽等能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同一种金花茶的植株,由于管理水平不同,其观赏价值也有所差异。经验表明,只有根据金花茶的特性和生长规律,精细栽培管理,才会获得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花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金花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具备砖红性红壤或砖红壤的地块建造遮阳大棚;
B、将地块耕翻60~80cm,然后将金花茶种苗按株距1.5~2m、行距2~2.5m进行栽植;
C、栽植后采取穴施施肥,施肥后覆盖土壤进行培育,培育期间保持遮阳率在30~90%,空气湿度控制在20~100%,土壤湿度控制在40~80%,温度控制在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福元,未经李福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4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