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隐藏式电动单车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2573.2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2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居爱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久保洋(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B62M6/45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7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鞍管 电池插座 电池组件 控制器盒 电动单车 通孔 插头 隐藏式 车架 正对 电池 电动自行车 控制器连接 控制器设置 安全性能 导线连接 上控制器 外接导线 中管外壁 控制器 插头插 防护性 输出口 拆装 管内 连线 内接 同位 外壁 美观 | ||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隐藏式电动单车,包括具有中管的车架、控制器、固定在中管外壁上的控制器盒、鞍管及电池组件,控制器设置在控制器盒内;电池组件安装于鞍管的内部,鞍管插设在车架的中管内,鞍管的外壁上在正对中管上控制器盒的所在部位处开设有通孔,电池组件的输出口通过内接导线连接有电池插座,电池插座固定在通孔内;外接导线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另一端具有插头,插头插设在电池插座上,本发明采用电池组件与鞍管同位设计,并在鞍管上与控制器盒正对的部位处开设通孔,使得电池插座及插头均隐藏在控制器盒内,整个电动单车看不到外裸连线,外观简洁美观,防护性好,安全性能高,易于拆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隐藏式电动单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目前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其电池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导线通常是裸露在车架的外部,导致电池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导线缺乏防护,容易被外界的物体损伤,也容易老化,稳定性较差,故障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电池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导线通常是裸露在车架的底部,导致电池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导线缺乏防护,容易被外界的物体损伤,且外管不简洁美观的问题,现提供一种电池隐藏式电动单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隐藏式电动单车,包括具有中管的车架、控制器、固定在中管外壁上的控制器盒、鞍管及电池组件,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盒内;
所述电池组件安装于鞍管的内部,所述鞍管插设在车架的中管内,所述鞍管的外壁上在正对中管上控制器盒的所在部位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池组件的输出口通过内接导线连接有电池插座,所述内接导线布置在鞍管内,所述电池插座固定在通孔内;
所述控制器盒的内部设有外接导线,所述外接导线穿过中管,所述外接导线的一端与控制器连接,另一端具有插头,所述插头插设在电池插座上。
本方案中采用将电池组件内置在鞍管中,控制器插入在控制器盒内,并在鞍管上与控制器盒正对的部位处开设通孔,使得电池插座及插头均隐藏在控制器盒内,且外接导线全部位于控制器盒内,在正常骑行或停放时看不到任何裸露的连接线,防护等级高,外管简洁协调。
为了提高鞍管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中管的外壁上沿其轴线方向开设有条形缺口,所述中管通过其上的条形缺口与控制器盒连通,所述鞍管的外壁上向外延伸有条形凸筋,所述条形凸筋插设在条形缺口内;一方面鞍管上条形凸筋可以提高鞍管的强度,提高鞍管的防爆性,另一方面鞍管上条形凸筋与中管上的条形缺口相配合,可以防止鞍管相对中管发生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凸筋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电池插座的安装孔内插设有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螺纹端与条形凸筋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钉的螺帽端抵在电池插座上,条形凸筋的设置可便于开设螺纹孔,以此实现电池插座的安装。
为了防止紧固螺钉发生松动,从而影响电池插座与插头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紧固螺钉其螺钉端上远离电池插座的一侧与电池组件接触;上述设置可利用电池组件对紧固螺钉的螺帽进行限位,从而可杜绝紧固螺钉发生松开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所述外接导线上具有一段呈圆柱形螺旋线状的弹簧线段,所述控制器盒内部通过隔板分割成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弹簧线段位于第一内腔中,所述控制器位于第二内腔中;利用隔板将控制器与外接导线上的弹簧线段隔开,可实现鞍管在相对车架的中管伸缩时,外接导线与控制器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久保洋(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久保洋(江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2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