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3201.1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4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亚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502;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44271 深圳市惠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大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18038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端子 绝缘基座 容纳缺口 加强框 连接器 第二信号 对接空间 目标连接 体积小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第一组信号端子、第二组信号端子及加强框,所述绝缘基座设置有第一容纳缺口及第二容纳缺口;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均固定在所述绝缘基座上,并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缺口及所述第二容纳缺口内;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之间形成有用于与对接目标连接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排成一排的第二信号端子;所述加强框套设在所述绝缘基座上,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均位于所述加强框与所述绝缘基座形成的空间内。本发明具有体积小及机械强度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产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也在我们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连接器主要起到保证电流流畅连续地流通,它使设计和生产过程更方便、更灵活,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现有的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基座、第一组信号端子及第二组信号端子,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间隔地固定在所述绝缘基座上,然而随着各电子产品的小型化,现有的连接器在追求体积不断变小的同时,却面临着如下两个问题。
(1)由于体积变小而带来的机械强度的降低,一般大尺寸连接器能够承受在配合时使用较大的机械力量不至损坏,而小尺寸连接器却无法承受装配过程中连接器之间的相互摩擦,可能连接器损坏或者破裂,机械寿命大大缩短,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2)随着电子产品的集成度较高,现有的连接器中器件的集成度要求更高,由于现有的连接器的第一组信号端子与第二组信号端子均从连接器的底部延伸至绝缘基座外,以通路延伸至绝缘基座外的部分与电路板相连,因而体积较大,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小型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及机械强度高的连接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第一组信号端子、第二组信号端子及加强框,所述绝缘基座设置有第一容纳缺口及第二容纳缺口;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均固定在所述绝缘基座上,并分别延伸至所述第一容纳缺口及所述第二容纳缺口内;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之间形成有用于与对接目标连接的对接空间,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并排成一排的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包括若干间隔设置并排成一排的第二信号端子;所述加强框套设在所述绝缘基座上,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与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均位于所述加强框与所述绝缘基座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之间在位于所述第一容纳缺口处形成有第一间隙。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第二信号端子之间在位于所述第二容纳缺口处形成有第二间隙。
优选地,所述绝缘基座包括基板及环绕所述基板边缘设置的凸肋,所述基板位置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纳缺口及所述第二容纳缺口,所述第一组信号端子及所述第二组信号端子均完全位于所述绝缘基座形成的空间内,所述基板与所述凸肋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对接目标连接的插槽,所述第一信号端子及第二信号端子均延伸至所述插槽内,所述加强框套设在所述凸肋上。
优选地,所述加强框包括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一连接臂及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分别套设在所述凸肋位置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对接目标连接的凸部,所述凸部位于所述插槽内,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框体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框体相连,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绝缘基座位置相对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亚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亚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