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稀土沸石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3481.6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春宇;胡宏宇;胡世安;赵克凡;张志刚;杨志军;郑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春宇 |
主分类号: | C09D1/00 | 分类号: | C09D1/00;C09D7/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229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料 纳米稀土 杀病毒 沸石 光催化作用 氢氧化合物 生产成本低 释放负离子 材料选取 纳米材料 纳米微粒 室内空气 图案颜色 微孔材料 物理作用 远红外线 直接喷涂 植物芳香 胶水 一氧化碳 聚氨酯 偶极矩 新功能 粘接性 平滑 手感 臭味 调湿 调温 防霉 改性 刮涂 滚涂 活化 接枝 抗菌 刷涂 涂装 吸附 烟味 甲醛 居室 美观 分解 散发 净化 释放 宾馆 节约 | ||
一种纳米稀土沸石涂料,通过微孔材料活化、改性吸附纳米微粒进行分散,使纳米材料与带功能性的基团接枝:通过光催化作用和偶极矩等物理作用,分解和吸收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氢氧化合物、甲醛、苯以及聚氨酯释放的TDI等有害物质,祛除烟味、臭味,防霉、抗菌、杀病毒、杀病毒、调温、调湿和净化室内空气的新功能;并且永久释放负离子、远红外线、散发植物芳香,图案颜色虽意选择。涂料用袋装,节约成本;材料选取容易,生产成本低,无污染,性价比高,科技含量高。施工时不须胶水,可直接喷涂、刷涂、滚涂和刮涂。粘接性好、手感平滑、感觉光亮柔合、舒适美观。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涂装领域;适用于居室、办公室、医院、宾馆和饭店等场所。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具体是纳米稀土沸石涂料,包括纳米稀土沸石内墙涂料、纳米稀土沸石外墙涂料。
背景技术
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前言、交叉性的新学科,纳米技术问世以来,其独特的思路在科学技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美国IBM公司首席科学家Amotrongs说:“正如70 年代微电子技术引发了信息革命一样,纳米技术也将成为下一个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继互联网、基因之后的又一大热点。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涂料的需求量正在以3%的速度向前发展,功能单一的传统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把纳米技术应用于涂料研制中可以获得具有耐老化、耐腐蚀、抗辐射等多种特殊性能的新型涂料。纳米技术的诞生为涂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纳米技术对涂料性能的改善;
(1)光学性能的改善:纳米粒子的粒径是非常小,它与光波波长、传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有时甚至比它们还要小;当有部分纳米粒子分散到涂料中,达到纳米级分散时,此时的涂料是透明的并且可以吸收紫外光,但不反射可见光,而涂料吸收带则也会偏移到波长为200nm左右的紫外区域,由于到达地球的紫外线的波长也恰好落在了这个区域范围内,因此,可以大大增强涂料的保光性、保色性和抗老化性,其中纳米级的SiO2、TiO2和 ZnO就是涂料中很好的抗老化剂。若在涂料中添加了纳米级的硅或纳米级的锗,涂料会表现出明显的可见光发光现象,并且随着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少其发光强度增强,发光光谱也会呈现蓝移;
(2)力学性能的改善: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而且随着纳米粒子的粒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表面原子的比例也就越高。由于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所以具有较高的表面能,与有机树脂基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也就更强,从而提高了涂层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等。由于表面原子缺少邻近的配位原子以及具有较高的表面能,使得表面原子具有很大的化学活性,因而有利于纳米粒子的吸附、催化、烧结等;同时也使纳米粒子表现出较强的表面效应。由于大颗粒与成膜物之间具有空隙填密性,可以减少毛细作用,从而提高了涂层的硬度、强度、耐磨性等;
(3)施工性能的改善:由于纳米粒子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的特性。因此,纳米粒子可以与涂料的一些链段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可以改善涂料的流变性,进而可防止涂料的沉淀、流挂;还可以提高涂料的热稳定性。除此之外,由于纳米粒子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增加了它与反应物之间的反应接触面积和光催化降解能力、提高了催化效率,可以制得具有净化大气和抗菌的特性的纳米涂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春宇,未经胡春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4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