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3630.9 | 申请日: | 201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8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岩本卓也;中川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122;B60L53/38;H02J50/10;H02J50/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功率 传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电压检测器(52)用于检测由二次线圈(44)接收到的微弱电功率所产生的LPE电压。趋势判定部(64)判定伴随着电动车辆(40)的行驶而变化的电压值(V_LPE)是增大趋势还是减小趋势。显示装置(76)和音响装置(78)在电压值(V_LPE)呈增大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第1告知,在电压值(V_LPE)呈减小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第2告知。根据本发明,无需进行电功率传输效率的计算就能够告知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之间传输电功率(electric power)的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尤其是涉及一种为了进行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而从供电方(power transmission side)向受电方(power receiving side)传输微弱电功率,并检测在接收到微弱电功率时于电阻的两端产生的LPE(Low Power Excitation:低功率励磁)电压的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动车辆例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的研发,还研发出一种与以非接触方式对电动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非接触式充电有关的技术。为了有效率地进行非接触式充电,需要准确地进行设置于充电站的一次线圈与设置于电动车辆的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alignment)。
关于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例如存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966407号([0033]、[0034]、[0053]段)中所示出的那样的装置。该装置对从一次线圈向二次线圈的电功率传输效率进行计算,并根据该电功率传输效率向驾驶员提示电动车辆应该移动的方向。电功率传输效率通过由二次线圈接收到的电能(electricenergy)的信息、和由通信装置通常时接收到的一次线圈的电能的信息来计算。
发明内容
在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5966407号中所示的装置中,例如当通信装置发生故障等时,无法对电功率传输效率进行计算,从而无法进行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该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无需进行电功率传输效率的计算就能告知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的状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非接触方式从设置于充电站的一次线圈向设置于电动车辆的二次线圈传输电功率的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
一次侧控制装置,其使所述一次线圈传输(transmission)用于进行所述一次线圈与所述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的微弱电功率;
电压检测器,其检测由所述二次线圈接收到的所述微弱电功率所产生的电压;
趋势判定部,其判定伴随着所述电动车辆的行驶而变化的所述电压的值呈增大趋势还是减小趋势;和
告知装置,其在所述电压的值比规定值大且呈增大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第1告知,其在所述电压的值比所述规定值大且呈减小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第2告知。
根据上述结构,在进行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时,在由微弱电功率产生的电压值呈增大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第1告知,在电压值呈减小趋势的情况下进行第2告知。因此,无需进行电功率传输效率的计算就能够告知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所述告知装置也可以包括音响装置,该音响装置在所述电压的值呈增大趋势的情况下输出第1声音,在所述电压的值呈减小趋势的情况下输出第2声音。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声音告知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的位置对准的状态。
在本发明中,所述告知装置也可以包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在所述电压的值呈增大趋势的情况下输出第1显示,在所述电压的值呈减小趋势的情况下输出第2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3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连接装置的汽车
- 下一篇:非接触电功率传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