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养胃沉香茶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04220.6 申请日: 2018-05-23
公开(公告)号: CN108743734A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赵立春;廖夏云;梁洁;樊兰兰;周改莲;高红伟;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835 分类号: A61K36/835;A61P1/14;A23F3/34
代理公司: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代理人: 张立成
地址: 530200 广西***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沉香茶 健脾养胃 烘干 干茶 制备 封口 无毒副作用 棉线 茯苓 仿生提取 粉末混合 脾胃功能 青钱柳叶 水浴加热 无纺布 沙棘 茶包 炒制 磁子 甘草 葛根 过筛 拣选 连翘 杀青 晒干 杀菌 装入 发酵 密封 应用 过滤 饮用 制作
【说明书】:

发明提出了一种健脾养胃沉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连翘、葛根、茯苓、甘草拣选,晒干,粉碎,过筛,得到的粉末和仿生提取液混合,水浴加热,密封,磁子提取,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粉碎,得到组合物A粉末;(2)将沉香茶、青钱柳叶、沙棘洗干净,烘干,粉碎,发酵,炒制杀青,得到组合物B粉末;(3)将组合物A粉末和组合物B粉末混合,继续烘干,得到干茶粉;(4)将干茶粉装入杀菌干燥后的无纺布茶包,引出一根棉线后封口,制得健脾养胃沉香茶。本发明制备的健脾养胃沉香茶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长期饮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健脾养胃沉香茶。

背景技术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前列。关于胃癌的防治一直是研究热点,西医对胃癌治疗的研究虽然有一定进展。但术后复发转移、放化疗副反应等问题依然是难题。而中医药对胃癌的辅助治疗如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逆转耐药、防止复发转移等方面都有确切疗效,临床研究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认为胃癌病根本在脾胃,《景岳全书》指出:“凡脾胃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临床常以健脾养胃为治疗大法。

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是我国名贵中草药材,具有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等功效,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目前对沉香的利用仅限于含树脂的沉香木材,其可作为药用,其他部位如叶、种子、树枝、不含树脂的木材均被作为废物处理,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白木香叶为白木香的非药用部位,其相关研究还很少。茶多酚是沉香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抗氧化性能。另外,茶多酚还具有抗癌治病、防衰老、降血糖等一系列特殊的药理功能,对食品的色和味有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沉香中的茶多酚具有很好的健脾养胃的功效,添加其他成分有助于其功效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健脾养胃沉香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沉香茶、青钱柳叶、沙棘混合发酵杀青,加入中药材连翘、葛根、茯苓、甘草,仿生提取,得到的保健茶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长期饮用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脾胃功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健脾养胃沉香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连翘、葛根、茯苓、甘草拣选,晒干,粉碎,过80-120目筛,得到的粉末,和仿生提取液按照重量比1:20-40的比例混合,37℃水浴加热,塑料薄膜密封,磁子提取120-200min,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粉碎,得到组合物A粉末;

(2)将沉香茶、青钱柳叶、沙棘洗干净,30-40℃恒温真空烘干,粉碎,装入密封容器40-60℃发酵5-10天后200-300℃炒制杀青5-10min,得到组合物B粉末;

(3)将步骤(1)和(2)中组合物A粉末和组合物B粉末混合,继续40-60℃恒温真空烘干至含水量<5-10%,得到干茶粉;

(4)将步骤(3)得到的干茶粉装入杀菌干燥后的无纺布茶包,引出一根棉线后封口,制得健脾养胃沉香茶。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连翘、葛根、茯苓、甘草拣选,晒干,粉碎,过80-120目筛,得到的粉末,和仿生提取液按照重量比1:30的比例混合,37℃水浴加热,塑料薄膜密封,磁子提取180min,过滤,收集滤液,冷冻干燥,粉碎,得到组合物A粉末;

(2)将沉香茶、青钱柳叶、沙棘洗干净,35℃恒温真空烘干,粉碎,装入密封容器50℃发酵6天后240℃炒制杀青8min,得到组合物B粉末;

(3)将步骤(1)和(2)中组合物A粉末和组合物B粉末混合,继续50℃恒温真空烘干至含水量<7%,得到干茶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42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