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晶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4994.9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3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娟;田爱珍;王宝杰;熊晓云;王久江;胡清勋;杨周侠;张莉;刘宏海;赵晓争;孙雪芹;滕秋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08 | 分类号: | B01J29/08;C10G1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鲍俊萍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催化裂化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晶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通过调整原位晶化工艺,即将焙烧后的土球与晶化所用的氢氧化钠溶液首先进行混合处理,然后直接加入导向剂进行晶化,而不需加入任何外加硅源,直接获得高结晶度,大孔体积、低堆比的原位晶化产物的方法,该方法避免了常规的向高岭土微球中加入特殊功能组份,改善孔结构,提高结晶度的方法。而且该方法使原位晶化产物的生产成本降低,具体表现在原料成本低,无需加入外加硅源;合成过程中液固比降低,单釜收率增加。将原位晶化产物经稀土改性后,可提高重油转化率,并提高目的产物的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低成本,较高结晶度、孔体积以及堆比较小的原位晶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促使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不断增加,石油短缺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石油资源成为摆在炼油化工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国内原油品质较差,重质化和劣质化趋势十分明显,大于350℃的馏分超过70%。随着油田开采深度进一步增大,原油重质化的趋势会更加严重,大部分国产原油中减压渣油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
而重油催化裂化作为我国重油加工的主要技术手段,占一次加工能力的38.1%。对于炼油企业,在原料日渐重质化的情况下,要提高重质油利用率及目的产品收率,主要有两种选择方案:一是对现有的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造,但这需要高的资金投入及较长的改造时间;二是改善现有催化剂的性能。相对于设备改造,改善催化剂性能无疑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调变灵活的方案。目前催化裂化催化剂分为原位晶化催化剂和半合成催化剂。其中原位晶化催化剂由于其特殊的制备生成路线,合成的催化剂在重油转化、抗重金属等方面具有半合成催化剂难以超越的优势。但是目前原位晶化催化剂的仍需要改善的是其孔结构,以及更好的理化性能,以及更低的制造成本。
为了得到改善原位晶化催化剂的孔结构,提高产品性能,目前的报道都是在高岭土打浆喷雾环节通过添加功能性组份或特种的高岭土来实现的。
CN1232862A中介绍了一种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制备FCC催化剂的方法,其制备过程是先将高岭土喷雾干燥为土球,然后将一部分土球在高温下焙烧得到高土球,另一部分土球在较低温度下焙烧得到偏土球,然后在搅拌状态下降硅酸钠、强氧化钠、导向剂、高土球、偏土球一次加入,通过原位晶化,得到催化剂。
EP639629中提出了采用提高喷雾浆液中细的高温焙烧土球的含量来增加母体微球孔体积,以此来提高微球中的沸石含量,使晶化产物结晶度提高,但是超细粉状的高岭土价格昂贵,并且在喷雾微球中含大量已经焙烧过的粘结性能很差的高岭土,使微球的磨损指数很差,并不能运用到工业的流化床中。
US6942783提出了一种用原位晶化技术制备用于提高重油转化的FCC催化剂,该催化剂含高孔隙的沸石,它是由含偏高岭土和水合高岭土的微球经过原位晶化得到的。这种含偏土和水合高岭土的微球在晶化前要在较低温度下焙烧,避免水合高岭土转变为偏高岭土。
CN1179734中介绍了一种原位制备改进的催化裂化沸石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是将由尖晶石高岭土、过渡氧化铝和变高岭土的混合物组成的微球于加晶种的碱性硅酸钠溶液进行晶化反应。
CN201010620750.0提供了一种原位晶化型催化剂的制备,是在高岭土打浆喷雾过程中添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然后通过常规的焙烧、晶化合成阶段来获得高结晶度的原位晶化产物。
CN101104817以天然海泡石于高岭土或焙烧高岭土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为原料,经喷雾、原位晶化、改性制备成一种重油转化助剂,合成了NaY沸石在20~60%的结晶度。
CN1778676A提供了一种向喷雾土球中加入淀粉、石墨粉、羧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改善孔结构,提高原位晶化产物中NaY沸石含量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49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