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锥形变径变距叠环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5173.7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62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锴;吴志强;庞猛;耿之周;孙爱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地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徐锴 |
主分类号: | C02F11/125 | 分类号: | C02F11/125;B01D29/35;B01D29/8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尹妍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变径变距叠环 脱水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锥形变径变距叠环脱水机,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动力装置和脱水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动力装置,驱动脱水装置自动脱水;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进料口、螺旋轴、固定环组、游动环组、出水口和出料口,脱水装置的螺旋轴分为连接动力装置和进料口的前段螺旋轴、中段螺旋轴和连接出料口的后段螺旋轴;所述前段螺旋轴从连接动力装置一端到连接中段螺旋轴一端直径不变,螺距逐渐减小;所述中段螺旋轴从连接前段螺旋轴一端到连接后段螺旋轴一端直径逐渐减小,同时固定环组和游动环组直径同时减小;所述后段螺旋轴从连接中段螺旋轴一端到连接出料口一端直径逐渐增大,螺距小于中段螺旋轴螺距并保持不变。本发明的脱水机可实现深度脱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水结构,尤其是一种双锥形变径、变距的螺旋式脱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叠环式脱水机广泛应用于养殖废水处理产生的有机污泥,电镀、涂料废水处理中产生的无机污泥,以及市政污泥的深度脱水。
现有的螺旋挤压式脱水机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等螺径等螺距式螺旋脱水机,该种脱水机出料较快,但脱水效果较差;第二类是等螺径变螺距式锥形压榨脱水机,主要原理是进料口螺距较大、出料口螺距较小,在螺径不变的情况下螺距的逐渐减小使压榨腔体体积随之缩小,腔体内部物料在螺杆的挤压作用下逐实现脱水;第三类是变螺径等螺距式螺旋叠环脱水机,该种脱水结构通过减小固定环过流公称面积,进而改变内腔体积对物料进行脱水;第四类是单锥形变螺径变螺距式螺旋脱水机,主要通过增大变径轴直径并改变螺距减小腔体的体积对物料进行脱水。但现有的螺旋式脱水机存在只对特定物料适用、脱水效率低以及脱水质量不稳定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针对蓝藻、有机和无机污泥等物料的深度脱水问题,提供一种双锥形变径变距叠环脱水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锥形变径变距叠环脱水机,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动力装置和脱水装置,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动力装置,驱动脱水装置自动脱水;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进料口、螺旋轴、固定环组、游动环组、出水口和出料口,脱水装置的螺旋轴分为连接动力装置和进料口的前段螺旋轴、中段螺旋轴和连接出料口的后段螺旋轴;所述前段螺旋轴从连接动力装置一端到连接中段螺旋轴一端直径不变,螺距逐渐减小;所述中段螺旋轴从连接前段螺旋轴一端到连接后段螺旋轴一端直径逐渐减小,固定环组和游动环组直径同时减小;所述后段螺旋轴从连接中段螺旋轴一端到连接出料口一端直径逐渐增大,螺距小于中段螺旋轴螺距并保持不变。本发明的脱水机,电气控制装置启动后,物料经进料口进入螺旋轴、固定环组和游动环组组成的脱水腔体,动力装置驱动螺旋轴转动,物料经过进入脱水装置前段螺旋轴处,该段螺旋轴直径不变、螺旋轴螺距减小,脱水工作腔体体积逐渐减小,物料得到初步浓缩;浓缩后的物料进入脱水装置中段螺旋轴处,该段螺旋轴直径逐渐缩小,同时固定环组和游动环组直径同时减小,组成的工作腔体进一步减小,物料进一步脱水;最后物料进入脱水装置后段螺旋轴处,该段螺旋轴直径逐渐增大,螺距小于中段螺旋轴螺距,螺旋轴螺距、固定环组和游动环组过流面积不变,工作腔体的体积进一步减小,该段单位时间的出料量小于脱水装置中段的进料量,物料在该段进一步脱水,物料中分离出的水分经出水口流出脱水装置,进而实现对高含水率物料的快速深度脱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设置于前段螺旋轴连接动力装置一端的上部;所述出水口对应设置于前段螺旋轴连接动力装置一端的下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脱水机还包括滤槽,所述滤槽设置于前段螺旋轴连接动力装置一端的下部,水经滤槽过滤后自出水口流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所述电动机、减速机、前段螺旋轴依次连接;所述电动机可以为液压马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气控制装置由控制器、接触器和时控开关通过电缆连接组成,用于控制动力装置启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地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徐锴,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上海地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徐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5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扩展式太阳能污泥低温干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