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感天然蚕丝卫生巾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5650.X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53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先蚕丝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32 | 分类号: | A61L15/32;A61L15/24;A61L15/42;A61L15/46;A61F13/1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卫生巾 温感 混合粉末 丝素纤维 天然蚕丝 聚丙烯 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 纳米电气石 纳米碳化钛 碳酸钾溶液 质量百分比 蚕茧表面 超声处理 搅拌反应 纳米云母 苄索氯铵 混合物 辣椒碱 山梨醇 吸湿层 粘合 包覆 面层 丝胶 蚕茧 制备 洗涤 过滤 切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温感天然蚕丝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将蚕茧加入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3%的碳酸钾溶液中;在温度50‑60℃、2‑3KW功率下超声处理1‑2h以除去蚕茧表面的丝胶,随后用水洗涤得到丝素纤维;将纳米碳化钛、纳米电气石和纳米云母石粉碎并搅拌制成混合粉末;将丝素纤维、混合粉末、辣椒碱、聚丙烯、苄索氯铵、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和山梨醇在温度70‑80℃下搅拌反应2‑4h;将上述混合物过滤、干燥、切割、包覆后制成吸湿层;再与面层、底层一起粘合后制成温感天然卫生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巾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温感天然蚕丝卫生巾。
背景技术
经期的女性身体状况比较差,抵抗力也比较弱,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导致身体不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方式的需求日趋热烈,各种功能性的健康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卫生巾等个人健康护理用品也在朝保健方向发展。卫生巾,亦称卫生棉,是一种具有吸收力的物质。
卫生巾主要的材质为棉、不织布、纸浆或以上材质复合物所形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复合纸,侧边的设计主要用来防止侧漏,卫生棉的背胶是不透水材质,可将经血保留在卫生棉中,用来吸收女性月经来潮时,自阴道流出的经血。目前市场上的卫生巾按照网面材料来分类,可以分为棉柔和干爽两个大类,并且大部分消费者可以通过卫生巾的表层网面材料来分辨这两类产品。 远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从而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保持一定的温度。除此之外,远红外线也是一种电磁波,所以人体能够迅速的吸收这种电磁波,深入到人体内的电磁波能够引起原子和分子的振动,通过共鸣吸收,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微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循环,将淤血等妨害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促进酵素生长。但是,现有卫生巾市场中尚不存在温感类卫生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卫生巾制备工艺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感天然蚕丝卫生巾及其制备方法,以天然蚕丝纤维掺入温感混合粉末,并加入其它抗菌成分,填补卫生巾市场空白,提高卫生巾使用感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温感天然蚕丝卫生巾,依次包括面层、吸湿层和底层;所述面层为高透气无纺布层;所述吸湿层为含有温感成分的天然蚕丝纤维层;所述底层为不可透液体的热塑性合成树脂薄膜。
一种温感天然蚕丝卫生巾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固液比为1:25-35将蚕茧加入到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3%的碳酸钾溶液中;在温度50-60℃、2-3KW功率下超声处理1-2h以除去蚕茧表面的丝胶,随后用水洗涤得到丝素纤维;
S2:将3-6份纳米碳化钛、2-6份纳米电气石和3-8份纳米云母石粉碎并搅拌制成混合粉末;
S3:将30-50份丝素纤维、2-5份混合粉末、1-3份辣椒碱、10-30份聚丙烯、3-8份苄索氯铵、1-3份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和10-15份山梨醇在温度70-80℃下搅拌反应2-4h;
S4:将上述步骤S3中混合物过滤、干燥、切割、包覆后制成吸湿层;再与面层、底层一起粘合后制成温感天然卫生巾。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固液比为1:30;碳酸钾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
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在温度55℃、2.5KW功率下超声处理1.5h。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5份纳米碳化钛、4份纳米电气石和6份纳米云母石。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将40份丝素纤维、3份混合粉末、2份辣椒碱、20份聚丙烯、6份苄索氯铵、2份乙二胺二琥珀酸三钠和13份山梨醇。
优选的,步骤S3中所述在温度75℃下搅拌反应3h。
优选的,步骤S4中所述干燥温度为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先蚕丝绸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先蚕丝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56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