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柑桔桥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6632.3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8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安;方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永安 |
主分类号: | A01G2/00 | 分类号: | A01G2/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李小金;杨保刚 |
地址: | 62001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接 柑桔 树冠 砧木 黄化 缺铁 匹配 树干 甲基托布津 高度匹配 树干处理 斜面剪口 字形切口 植株 柑桔树 柑桔园 韧皮部 中间砧 种植物 紫色土 纵切口 擦洗 根系 果重 切出 性状 平整 两边 丘陵 种植 改造 表现 改进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种植方法,特别是一种新型柑桔桥接方法。本发明旨在解决调整了树冠的柑桔树冠与砧木不匹配和丘陵紫色土柑桔园缺铁黄化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选择柑桔本体;(2)柑桔树干处理:先将树干用甲基托布津擦洗,然后选择树干的中间砧部位的多个方向各切出一个倒“T”字形切口,将纵切口两边的韧皮部轻轻拨开;(3)选择桥接砧:针对柑桔本体的需要改进的性状,选择表现优良的品种,并选择该品种有根系的植株作为桥接砧,在桥接砧上与切口高度匹配的位置削出平整的斜面剪口;(4)桥接;(5)桥接后管理。本发明改造过的柑桔树完全解决了调整树冠造成的树冠与砧木不匹配从而导致的单个果重参差不齐和缺铁黄化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柑桔桥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柑桔种植普遍采用嫁接手段进行培育种植,而通过嫁接手段培育的柑桔在生长期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1、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在柑桔成长过程中会对树冠进行调整,然而调整了树冠的柑桔常常会出现树冠与砧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出现矮化砧到了丰产年龄或者原有砧木不适宜时,树势弱的情况;2、丘陵紫色土柑桔园缺铁黄化比较严重的现象。这些都导致了柑桔产业的发展不能形成良性循环,严重的导致柑桔树的死亡,是目前柑桔生产中较为头疼的事情,不利于柑桔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柑桔桥接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新型柑桔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柑桔本体:选择需要改良的柑桔本体;
(2)柑桔树干处理:先将柑桔本体的树干用甲基托布津擦洗,然后选择树干的中间砧部位的多个方向各切出一个倒“T”字形切口,将纵切口两边的韧皮部轻轻拨开,并且不能伤及木质部;
(3)选择桥接砧:针对柑桔本体的需要改进的性状,选择表现优良的品种,并选择该品种有根系的植株作为桥接砧,在桥接砧上与切口高度匹配的位置削出平整的斜面剪口;
(4)桥接:将中间砧的多个切口下方的土壤各挖出一个洞穴,然后将桥接砧根系放入洞穴,用土壤掩埋固定住桥接砧根系,桥接砧的剪口无缝插入“T”字形切口内,最后将剪口与“T”字形切口处用塑料薄膜带捆紧;
(5)桥接后管理。
所述桥接后管理包括如下步骤:
(a)桥接后常浇加入根之素的水、去除萌芽;
(b)桥接后20~30天检查成活率:凡伤口愈合者为成活,未成活的可及时利用新的桥接砧在树干原接口下方或旁边补接;
(c)勤施稀液肥,促桥接砧生长;
(d)锄草、松土不碰撞靠接的桥接砧,以利根系生长和桥接砧增粗,定期剪除砧木上的萌蘖;
(e)注意虫害的防治。
桥接的时机为:3月雨水节气过后,树液开始流动、柑桔大量萌芽时进行。
桥接砧处理时机:桥接砧在桥接时现挖。
将桥接砧留出长为20-30cm的树干,树干的剪口削成20°角的平整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永安,未经李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66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