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浸式差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07794.9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1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镇方雄;李干明;阮胜;曹付民;雷涛;吴俊智;郑志鹏;许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H48/08 | 分类号: | F16H48/08;F16H48/28;F16H48/34;F16H57/04;F16H57/0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7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浸式 差速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差速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本差速器包括左侧短轴、右侧短轴、左侧传动锥齿轮、右侧传动锥齿轮、第一行星锥齿轮、第二行星锥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差速器壳体和驱动齿圈,滑杆一的内端固定设置有一锁止盘一;滑杆二的内端固定设置有一锁止盘二;锁止盘二内埋设有若干衔铁块,各衔铁块上绕设有导电线圈,锁止盘一内埋设有一磁环,外壳与差速器壳体固定相连,外壳与差速器壳体之间形成一储液腔,储液腔内填注有机油,第一行星轴和滑杆一上开设有贯通储液腔和安装筒内腔的通油孔一;第二行星轴和滑杆二上开设有贯通储液腔和滑孔的通油孔二。本发明具有能够对差速器各部件进行强制冷却和润滑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油浸式差速器。
背景技术
汽车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及齿轮架组成。功用是当汽车转弯行驶或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转速滚动,即保证两侧驱动车轮作纯滚动运动。差速器是为了调整左右轮的转速差而装置的。在四轮驱动时,为了驱动四个车轮,必须将所有的车轮连接起来,如果将四个车轮机械连接在一起,汽车在曲线行驶的时候就不能以相同的速度旋转,为了能让汽车曲线行驶旋转速度基本一致性,这时需要加入中间差速器用以调整前后轮的转速差。
差速器的存在,实现了两侧车辆的非同速运转,与此同时,也影响了汽车的通过性,如单侧车辆打滑时,汽车无法通过加大转速通过,现有的做法是通过在差速器上设置锁止机构实现两根短轴的同步,从而在单侧车轮打滑时,使两个车轮同时具有扭矩,进而使车辆能够越过坑洼地带,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但是,差速器设置锁止机构,不仅使差速器的内部结构复杂,且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大,而且需要人为控制锁止机构或通过电脑程序的判断,实现锁止机构的开启或关闭,然而,在很多情况下,车辆因为差速器的存在,单侧车辆失去扭矩对汽车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如不能迅速通过打滑路面,从而使车辆陷入泥潭等,还对车辆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如单侧打滑严重对车辆的磨损、单侧打滑严重对两侧车辆的刹车片的磨损不均等。
总之,差速器不能自动判断是否需要锁止,从而避免单侧车轮严重打滑,不仅影响差速器的综合性能,而且对汽车的其他传动部件和控制部件的使用寿命、综合性能均有较大影响。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需电子控制程序、无需人为操作、自动判断并迅速锁止差速器,提高差速器和配备有本差速器的汽车的综合性能。
对于越野车而言,或者长时间在泥洼路面行驶的车辆而言,由于锁止机构的磨损、摩擦热均较大,高温不易冷却成为影响差速器性能的难题。
众所周知,强制性机油循环的冷却和润滑效果较好,但是其结构复杂,那么,本申请则用于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油浸式差速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延长锁止时间,确保锁止的有效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浸式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本差速器包括左侧短轴、右侧短轴、左侧传动锥齿轮、右侧传动锥齿轮、第一行星锥齿轮、第二行星锥齿轮、第一行星轴、第二行星轴、差速器壳体和驱动齿圈,所述左侧传动锥齿轮同时啮合第一行星锥齿轮和第二行星锥齿轮,所述右侧传动锥齿轮同时啮合第一行星锥齿轮和第二行星锥齿轮,所述左侧传动锥齿轮、右侧传动锥齿轮、第一行星锥齿轮和第二行星锥齿轮四者之间形成一矩形的安装腔,所述第一行星轴的内端具有滑孔一,所述滑孔一内花键连接有滑杆一,所述滑杆一的外端与滑孔一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一,所述滑杆一的内端固定设置有一锁止盘一;所述第二行星轴的内端具有滑孔二,所述滑孔二内花键连接有滑杆二,所述滑杆二的外端与滑孔二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二,所述滑杆二的内端固定设置有一锁止盘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科技学院,未经湖北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7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差速方式对汽车等行进设备进行动力离合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球笼式差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