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08058.5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22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30 | 分类号: | B01J20/30;B01J2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铝 竹炭粉 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二异氰酸酯 掺杂 硫醇丁基锡 表面活性 聚磷酸铵 力学性能 三乙醇胺 原料组成 吸附性 重量份 共混 制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氮化铝2‑3、竹炭粉100‑130、二异氰酸酯1‑2、聚磷酸铵3‑4、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三乙醇胺1‑2、硫醇丁基锡1‑2,本发明将氮化铝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分散,然后采用二异氰酸酯改善其表面活性,再与竹炭粉共混,有效的提高了成品的吸附性和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竹炭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碳,又称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还包含两类掺和物: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主要是氧和氢,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或者在活化过程中,外来的非碳元素与活性炭表面化学结合,如用水蒸气活化时,活性炭表面被氧化或水蒸气氧化;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在活性碳中易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氮化铝2-3、竹炭粉100-130、二异氰酸酯1-2、聚磷酸铵3-4、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2、三乙醇胺1-2、硫醇丁基锡1-2。
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氮化铝、聚磷酸铵混合,送入坩埚中,在180-200℃下加热1-2小时,出料冷却,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0-17倍的去离子水中,加入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超声3-10分钟,得氮化铝分散液;
(2)取三乙醇胺,加入到其重量10-15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醇胺水溶液;
(3)取上述醇胺水溶液,与氮化铝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二异氰酸酯,在75-80℃下保温搅拌1-2小时,加入剩余各原料,搅拌至常温,抽滤,将滤饼水洗,常温干燥,即得所述氮化铝掺杂竹炭粉。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将氮化铝采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分散,然后采用二异氰酸酯改善其表面活性,再与竹炭粉共混,有效的提高了成品的吸附性和力学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氮化铝2、竹炭粉100、二异氰酸酯1、聚磷酸铵3、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三乙醇胺1、硫醇丁基锡1。
一种氮化铝掺杂竹炭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氮化铝、聚磷酸铵混合,送入坩埚中,在180℃下加热1-2小时,出料冷却,加入到混合料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中,加入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超声3分钟,得氮化铝分散液;
(2)取三乙醇胺,加入到其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得醇胺水溶液;
(3)取上述醇胺水溶液,与氮化铝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二异氰酸酯,在75℃下保温搅拌1小时,加入剩余各原料,搅拌至常温,抽滤,将滤饼水洗,常温干燥,即得所述氮化铝掺杂竹炭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08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磷膨润土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桐油改性钙沸石粉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