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及非接触电力接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1712.8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8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荻岛拓哉;加藤雅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12;H02J7/00;H02J50/80;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丽超;田喜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电力 接收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及非接触电力接收方法,能够以短时间检测出位置偏差。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为从由送电线圈输送电力的非接触送电装置接收电力,包括:接收线圈、接收电路、接收控制电路。接收线圈与所述送电线圈电磁耦合。接收电路对于在所述接收线圈中产生的电力进行整流。接收控制电路使连接于所述接收电路的负载暂时地增加。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及非接触电力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以非接触传输电力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正在普及。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包括:从送电线圈供给电力(送电)的非接触送电装置、通过接收线圈接收从非接触送电装置供给的电力的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非接触送电装置在通过电磁感应或者磁场共振(共鸣)等而与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电磁耦合的状态下,向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供给电力。非接触送电装置包括设置有送电线圈的送电台。非接触送电装置,例如通过以100kHz至200kHz左右的频率使送电线圈产生磁场,而向设置于送电台的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供给电力。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具有充电电池。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进行如下的充电处理(正常充电):使用通过接收线圈接收的电力,将预定的电流值的电流(正常电流)供给至充电电池。并且,在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的充电电池的余量为接近空的状态的情况下,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为了抑制对于充电电池的损伤,进行向充电电池供给与正常电流相比电流值小的微小电流的预充电。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在充电电池的余量(电压)达到了预定值的情况下,从预充电切换为正常充电。
送电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电力的传输的效率,随着送电线圈的中心和接收线圈的中心的位置的偏差(以下称为位置偏差)的大小的增加而下降。因此,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为了得到预定的接收电力所需要的送电电力,随着位置偏差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非接触送电装置包括如下的过电流保护功能:在供给至送电线圈的送电电力的值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额定输出)的情况下,停止向送电线圈的送电电力的供给。因此,在位置偏差量多的情况下,有时存在超过额定输出的情况,此时,非接触送电装置的过电流保护功能启动,停止送电电力的供给。
并且,在非接触送电装置中,供给至送电线圈的送电电力的值,随着连接于接收线圈的负载的大小的增加而增加。在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进行预充电的情况下,连接于接收线圈的负载,与进行正常充电的情况相比变小。因此,在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进行预充电时,即使位置偏差量变大,送电电力不会增大至超过额定的程度,存在非接触送电装置中的过电流保护功能不启动的可能性。其结果是,在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的充电电池的余量(电压)达到预定值而切换至正常充电之后,送电电力超过额定而停止送电电力的供给。这样,在预充电中,存在位置偏差不被检出而继续充电的可能性。也就是说,由于切换至正常充电之后才终于停止位置偏差导致的送电电力供给,因此,存在的问题是,在进行预充电的情况下,直至由于位置偏差而停止送电电力的供给为止需要时间。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进行预充电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短时间检测出位置偏差的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以及非接触电力接收方法。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从由送电线圈输送电力的非接触送电装置接收电力,所述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与所述送电线圈电磁耦合;接收电路,对于在所述接收线圈中产生的电力进行整流;以及接收控制电路,使连接于所述接收电路的负载暂时地增加。
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电力接收方法,用于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的非接触电力接收方法,所述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包括:接收线圈,与输送电力的非接触送电装置的送电线圈电磁耦合;以及接收电路,对于在所述接收线圈中产生的电力进行整流,所述非接触电力接收装置使连接于所述接收电路的负载暂时地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的构成例进行说明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磁吸附无线充电的无叶风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充电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