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混饲用黄芩苷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1902.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0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邱银生;吴仲元;付书林;陈晓;熊进成;程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23/00 | 分类号: | C07H23/00;C07H1/00;A61K31/7135;A61P1/12;A61P31/04;A23K20/1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芩苷 制备 铜配合物 乙酸铵缓冲溶液 乙酸 种猪 化合物活性 饲料添加剂 合成领域 铜盐溶液 药用效果 抑菌功能 最终产物 规模化 配合物 产率 兽药 投料 合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猪混饲用黄芩苷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涉及兽药合成领域,该方法采用在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介质中进行配合物的合成;所述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pH值在5~6,所述黄芩苷与铜盐溶液的投料最佳摩尔比量为1:1.41~1.85。该化合物活性稳定,具有较强的抑菌功能,其药用效果更好,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物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且易控制,从而可以作为上述黄芩苷铜配合物的规模化制备方法,且具有较高的产率,最终产物纯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兽药配合物的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混饲用黄芩苷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芩苷是中药黄芩的主要作用成分,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炎、抗病毒、利尿、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抗癌反应生理效能。应用研究表明,黄芩苷与金属离子螯合生成的配合物能增加其生物效应和抗氧化活性,并且比黄芩苷抗菌活性好,在畜牧生产中更具有开发应用价值。金属离子与黄芩苷形成配合物时,引入其它配位体形成新的多元配合物更能增加其活性,并且更利于人体或动物吸收,这是由于不同配位体形成的黄芩苷配合物药效得到改善和提高。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金属-黄芩苷配合物的合成,通常是将黄芩苷溶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碱性溶液中,或者溶于非水溶剂如甲醇、乙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一种或几种混合溶液中,在较弱碱性条件下将铜的金属盐溶液与黄芩苷进行螯合反应时,往往会有氢氧化铜和碳酸铜沉淀生成,这些沉淀会与所得到的配合物一起沉淀出来,难以洗涤除去,往往导致产品纯度不高,存在的杂质对产品的药效影响很大,因此目前的黄芩苷铜配合物的合成和纯化存在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猪混饲用黄芩苷铜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制备出的黄芩苷铜配合物产品纯度和收率高、药效好,无氢氧化铜和碳酸铜沉淀生成,解决了目前黄芩苷铜配合物的制备过程中纯度不高、产品活性差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制备的新构型黄芩苷铜配合物,用于治疗仔猪腹泻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经体外实验表明,在治疗仔猪腹泻中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与黄芩苷相比,其药用效果更好。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称取乙酸铵于2000 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加入50%乙酸溶液,调节pH5~6,备用。
S2:制备黄芩苷溶液:量取S1的缓冲溶液100mL 于三口瓶中,加入黄芩苷粉,加热搅拌溶解,得黄绿色溶液。
S3:制备铜盐溶液,将铜盐溶于100mL S1的缓冲溶液中,得蓝色溶液。
S4:将S3 得到铜盐溶液通过分液漏斗缓慢滴加到中S2黄芩苷溶液中,并加热搅拌,得到的棕黄色沉淀物进行抽滤、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棕黄色固体黄芩苷铜配合物。
优选的,pH5~6的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中,50%乙酸溶液的体积浓度为0.50%~1.2%,乙酸铵的摩尔浓度为0.62~0.85mol/L。
优选的,S2步骤中黄芩苷在100 mL乙酸-乙酸铵缓冲溶液的投入质量浓度为2.5%~3.5%。
优选的,步骤S2反应中加热温度为30~70℃,优选为58℃。
优选的,S3的中的铜盐溶液取自乙酸铜、硫酸铜、氯化铜或硝酸铜中的一种或2种,优选乙酸铜。
优选的,铜盐溶液的滴加速度为1~2.5 mL/min。
优选的,S4步骤中黄芩苷与铜盐溶液的投料最佳配比按摩尔量计为1:1.41~1.85。
优选的,步骤S4中反应时间为30~85 min;优选为70~78 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19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