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2695.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6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蔡跃明;陈德川;杨炜伟;王向东;鲁兴波;向中武;杨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22 | 分类号: | H04W40/22;H04W40/12;H04K3/00;H04L1/18;H04W28/04;H04B7/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徐波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rq 无线网络 信息 安全 传输 方法 | ||
1.一种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包括源节点S、目的节点D、窃听节点E以及至少一个中继节点Ri,i∈{1,2,...N},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所述无线网络存在第一窃听行为时,选择第一中继节点译码转发源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一窃听行为为窃听节点向目的节点发送干扰信号,所述第一中继节点为:使得源节点到中继节点Ri和中继节点Ri到目的节点两跳信道质量最小值最大化的中继节点Ri;
当检测到所述无线网络存在第二窃听行为时,选择第二中继节点发送主动干扰信号,所述第二窃听行为为窃听节点窃听源节点的信息,所述第二中继节点为:对目的节点干扰最小的中继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窃听行为判断,具体为:
当窃听节点与源节点间的信道质量小于窃听门限值γT时,为第一窃听行为;
当窃听节点与源节点间的信道质量大于窃听门限值γT时,为第二窃听行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质量用信道系数衡量,具体为:
源节点分别向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发送导频信号,目的节点和中继节点分别将信道估计获得的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系数hSD和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道系数
反馈到源节点;目的节点还用于将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信道系数反馈到中继节点;根据和确定所述第一中继节点,根据确定所述第二中继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存在第一窃听行为时,所述方法包括两个通信时隙,其中第一通信时隙,源节点发送广播信息;第二通信时隙,第一中继节点译码转发源节点的信息;
当存在第二窃听行为时,所述方法为源节点发送广播信息的同时第二中继节点发送干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继节点译码转发源节点的信息后,目的节点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具体为:若目的节点不能恢复出源节点的信息,则反馈否定确认信号至源节点,要求重传该信息,直到重传的次数超过预设的最大重传次数;若目的节点能恢复出源节点的信息,则反馈确认信号至源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节点利用能量感知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第一窃听行为或者第二窃听行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RQ无线网络信息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干扰信号为高斯白噪声干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26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