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2892.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43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时小兵;刘惠林;任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鲁延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廊 基坑 防水卷材 多层管 喷浆层 钻孔灌注桩 混凝土垫层 两边 施工技术领域 喷射混凝土 地下管廊 固定钢板 基坑底面 结构施工 模板搭建 施工成本 向上翻折 右侧外壁 左侧外壁 铆钉 边缘处 外模板 浇注 两排 内壁 墙板 施工 钢板 紧贴 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地下管廊施工技术领域。该管廊结构包括管廊基坑,所述管廊基坑的两边设有两排钻孔灌注桩,所述管廊基坑左边的钻孔灌注桩的右侧外壁上以及管廊基坑右边钻孔灌注桩的左侧外壁上固定钢板网,所述钢板网上喷射混凝土形成喷浆层,所述管廊基坑底面浇注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两边向上翻折并紧贴喷浆层,所述防水卷材左右两边缘处通过铆钉与喷浆层固定,所述防水卷材上设有多层管廊。本发明所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施工时,利用管廊基坑内壁喷浆层作为管廊墙板外模板,减少模板使用量,节省施工成本,简化管廊的模板搭建工作,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下管廊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深基坑管廊施工中,一般采用大开挖方式进行管廊基坑土方开挖作业,再进行管廊的施工;或者采用基坑支护的方式,先进行管廊基坑支护,再进行土方开挖,再完成管廊钢筋绑扎、内外模板制作安装,可是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域,面对管廊施工面狭小、管廊支护空间窄等特点,无法有效完成管廊的施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将管廊基坑的支护结构与管廊模板施工有效地结合,简化了管廊模板的搭建工作,节约施工成本,提高了管廊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包括管廊基坑,所述管廊基坑的两边设有两排钻孔灌注桩,所述管廊基坑左边的钻孔灌注桩的右侧外壁上固定钢板网,所述管廊基坑右边钻孔灌注桩的左侧外壁上固定钢板网,所述钢板网上喷射混凝土形成喷浆层,所述管廊基坑的底面上浇注一层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上铺设一层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两边向上翻折并紧贴喷浆层,所述防水卷材左右两边缘处通过铆钉与喷浆层固定,所述防水卷材上设有多层管廊。
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的两边缘与地面距离为四米。
优选地,所述单排钻孔灌注桩的桩间距离相等。
优选地,所述管廊的截面呈矩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深管廊基坑的多层管廊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管廊施工的规划,在地面上对管廊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同时确定管廊基坑位置两边的两排钻孔灌注桩的点位;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中确认的钻孔灌注桩的点位依次进行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
步骤三:当钻孔灌注桩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根据管廊基坑的深度要求,将两排钻孔灌注桩之间的土方挖出;
步骤四:将左边钻孔灌注桩的右侧外壁以及右边钻孔灌注桩的左侧外壁附着的黏土清除,沿管廊走向,在钻孔灌注桩清除干净的外壁上人工固定一层钢板网,根据管廊基坑支护要求,在钢板网上喷射形成喷浆层,然后对管廊进行分段施工;
步骤五:第一段施工时,在管廊基坑的底部浇注管廊的混凝土垫层,在混凝土垫层的上面,紧贴混凝土垫层铺设一层防水卷材,再将防水卷材左右两边向上翻折,同时紧贴喷浆层表面,将防水卷材左右两边缘处通过铆钉与喷浆层固定;
步骤六:然后对第一段管廊的第一层进行施工,在防水卷材上放置管廊预制内模,在管廊预制内模的两侧以及上方绑扎管廊的第一层的骨架钢筋,在管廊预制内模的前后两端固定挡板,在喷浆层、挡板以及管廊预制内模构成的槽内浇注混凝土形成第一段管廊的第一层的墙板和顶板,第一段管廊的第一层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28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