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3064.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60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超;刘亮;高海康;周利剑;贾韶辉;郭磊;欧新伟;徐杰;吴官生;杨宝龙;任武;张新建;吴志强;朱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莉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油 管道 后果 识别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属于长输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以目标管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第一距离阈值为对称半径的管道区域组成的目标遥感图像,通过第一分类识别模型,对目标遥感图像中的多个地物类别进行识别,以确定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根据目标遥感图像内的管道区域的地理信息,确定多个地物类别中每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进而从多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中识别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本发明可以通过对覆盖目标管道的目标遥感图像进行自动识别,来确定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提高了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输油气管道的风险评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长输油气管道是指长度大于50千米的长距离油气输送管道,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是指在长输油气管道的周边存在的管道泄漏会严重危及公众安全或造成较大环境破坏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建成的长输油气管道周边的人口和环境资源会随时发生变化,导致其周边容易形成新的人员密集场所或者环境敏感场所等高后果区,实际应用中,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场所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一旦发生长输油气管道的油气泄漏事件,就会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人员伤亡。因此,需要对长输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以降低长输油气管道的运营对社会公众和生活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目前,人工现场巡视是识别长输油气管道高后果区的主要手段。具体地,技术人员可以沿管道方向对长输油气管道周边进行人工巡视,巡视中以长度2000米为标准对长输油气管道进行分段,并分别对每段油气管道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状态进行人工目视,以对每段油气管道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人员、建筑物、水系、植被、土地、湿地和道路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然后根据每段油气管道的统计结果,估算每段油气管道周边区域的人员与建筑物的数量,并根据每段油气管道周边区域的人员与建筑物的数量,确定每段长输油气管道的周边区域是否为高后果区,进而识别出整个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长输油气管道线路长,管道周边环境复杂,人工现场巡视经常受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以及交通的限制,致使识别高后果区的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并且识别过程受主观影响,结果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以用于解决人工识别高后果区的结果不够准确且效率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长输油气管道的高后果区的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遥感图像,所述目标遥感图像包括以目标管道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第一距离阈值为对称半径的管道区域,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大于所述目标管道的外径,所述目标管道为待研究的长输油气管道;
通过第一分类识别模型,对所述目标遥感图像中的多个地物类别进行识别,以确定所述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所述第一分类识别模型是根据所述多个地物类别的样本图像训练得到;
根据所述目标遥感图像内的管道区域的地理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地物类别中每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从多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中识别所述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所述多个图像区域是沿着所述目标管道的管道方向、以第二距离阈值为间隔,对所述目标遥感图像进行划分得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从多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中识别所述目标管道的高后果区,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地物类别所在的区域的地物属性信息,确定所述多个图像区域中每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的地区等级,所述地区等级用于指示每个图像区域内的管道区域的人口集中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