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诊断区分标志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3230.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贾宏毅;向常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3 | 分类号: | C12Q1/6883;G01N33/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登革出血热 登革热 诊断产品 表达产物 诊断 检测对象 区分标志 外周血 可用 无创 制备 灵敏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BRCA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制备诊断产品中的应用。该诊断产品可用于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诊断。通过检测BRCA2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水平可以判断受试者将来患有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风险或者确诊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状态。本发明的诊断产品以受试者外周血为检测对象,可实现无创、快速、灵敏和准确的诊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流行病学诊断防治领域,涉及一种诊断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BRCA2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从公元2世纪的Antonine瘟疫(Shrap R,Lotka A J.A Problem in AgeDistribution[J].Philosophical Magazine,1911,21:35-438)开始,传染病就一直危害人类的健康,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登革热传染病的发病率迅速增长,已经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而且作为一种疾病记录在新修订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的附录II中。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开始,人们根据它的症状将其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Monath,T.P.Dengue:The risk to developedand developing countries:Proc.Nat.Acad.Sci.USA 91(1994),2395-2400)。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将其命名为登革热(M.G.Guzman,G.P.Kouri,L.Valdes,J.Bravo,M.Alvares,S.Vasquez,I.Delgado and S.B.Halstead,Epidemiologic studies ondengue in Santiago de Cuba.Am.J.Epidemiol,152(2000),793-799)。登革热是一种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传染病,临床表明,登革热早在200多年前已经被发现,最早于1779年在埃及开罗,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及美国费城被发现,但它的病因只到1944年才被发现。登革热的传染物是黄病毒科中的一种,此后,于1979,1980,1985年的小流行中分离出Ⅰ,Ⅱ,Ⅲ型病株(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23,(2010),129-145)。1978年登革热在我国广东流行,并分离出第Ⅳ型登革热病株(Rico-Hesse,R.Harrison,L.M.Salas,R.A.Tovar,D.Nisalak,A.Ramos,C.Boshell,J.de Mesa,T.R.Nogheira,M.R.Tavassos daRosa,Origins of Dengue Type 2Viruse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athogenicityin the Americas.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30(1997),244-251)。
登革出血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临床类型。起病类似典型登革热,发热2~5天后病情突然加重,发生多器官较大量的出血和休克,出现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增多、肝大。多见于青少年患者,病死率较高。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发病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有如下看法。
(1)免疫机理Halstead等认为初次感染登革病毒的人,临床上表现为典型登革热,不发生出血和休克;再次感染异型登革病毒时,病毒在血液中与原有的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引起组织免疫病理损伤,临床上呈现出血和休克。
(2)病毒的变异
Hammon认为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不同临床表现与病毒的变异有关。通过塔希堤、斐济等太平洋岛屿的流行病学观察,发现不少初次感染的登革热病人也出现登革出血热临床经过,病人的血清反应也属初次感染类型,且儿童占多数。有人认为登革病毒感染的临床病情轻重与病毒的毒力有关。登革病毒通过变异产生毒力更强的病毒株可能是登革出血热发生的重要原因。
(3)病理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