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3255.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0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浪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3 | 分类号: | A61F7/03;A61N2/08;A61N5/06;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周晟;李玲 |
地址: | 537200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敷料 发热 热敷贴 制备 远红外负离子 改善微循环 高吸水树脂 生姜提取液 细辛挥发油 莪术挥发油 还原铁粉 局部器官 热量传递 无纺布袋 血液循环 压敏胶带 工业盐 铝箔袋 稀签草 冰片 磁粒 三棱 炭粉 透气 传导 缺氧 疼痛 缓解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包括铝箔袋、透气压敏胶带、无纺布袋和发热敷料,所述发热敷料是由炭粉、还原铁粉、磁粒、远红外负离子粉、高吸水树脂、工业盐、水、冰片、生姜提取液、细辛挥发油、莪术挥发油、三棱、稀签草制备而成的。该热敷贴用发热敷料以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于患处,提高患病处的温度,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缺氧,缓解局部器官组织的疼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热敷贴,又称发热贴,自从90年代从日本引进到国内后,经过20余年的发展,发热贴已经在国内得到相当大的普及应用,发热贴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发热贴一般由原料层,明胶层和无纺布袋组成。原料层置于无纺布袋,无纺布袋是采用微孔透气膜制作的。它还得有一个不透气的外袋。在使用时,去掉外袋,让内袋即无纺布袋暴露在空气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透气膜进入里面。放热的时间和温度就是通过透气膜的透氧速率进行控制的。如果透氧太快,热量一下子就放掉了,而且还有可能烫伤皮肤。如果透氧太慢,就没有什么温度了,所以控制发热贴的发热温度和发热时间是关键。
发热贴的治病原理如下:人体各部分都存在局部的微循环系统,为机体的各部份输运营养,排出体 内垃圾。中医理论强调“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意即当人体经常受寒气侵袭, 局部的微循环系统发生阻滞时,使相应机体既得不到营养,又无法排出废物, 就会产生痛疼,进而引起病变。而发热贴的持续放热可以促进人体微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消除疼痛,治疗疾病。
现有各种各样的发热贴产品,其中关于发热材料的选择,大多是以炭粉加上铁粉为主,其发热原理是在炭粉的作用下,铁粉和空气接触面积增大,通过氧化反应而放出热量。早期的产品主要是解决发热剂的问题。例如,专利号为88216507.0、名称为“焐手暖包”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取暖用的焐手暧包。它所采用的发热剂是以凹凸棒粘土及铁粉为主要成份,申请号为201010248282.9、名称为“竹炭暖贴”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竹炭暖贴,它所采用的发热材料包括竹炭250-350g、铁粉200-300g、氯化钠200-300g、吸水树脂100-200g、蛭石200-300g。但现有技术中的发热贴存在发热温度不均衡和发热时间过短、不能达到有效治疗疾病的问题。
传统敷贴的缺陷:1、纯热疗效应,治疗效果弱;2、发热温度不均衡,温度特性不稳定,出现低温烫伤的概率大;3、生产工艺对温度特性的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热疗、磁疗、远红外理疗、中药复方疗效,发热均匀,热力持久的热敷贴用发热敷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热敷贴用发热敷料,包括铝箔袋、透气压敏胶带、无纺布袋和发热敷料,所述发热敷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炭粉3-20份、还原铁粉40-100份、磁粒0.3-2.5份、远红外负离子粉5-25份、高吸水树脂0.3-2.5份、工业盐0.5-8份、水8-35份、冰片0.1-1份、生姜提取液0.1-1份、细辛挥发油0.1-1份、莪术挥发油0.1-1份、三棱0.5-5份、稀签草0.5-5份。
优选的:
炭粉5-15份、还原铁粉50-90份、磁粒0.5-2份、远红外负离子粉8-20份、高吸水树脂0.5-2份、工业盐1-5份、水10-30份、冰片0.1-0.8份、生姜提取液0.1-0.8份、细辛挥发油0.1-0.8份、莪术挥发油0.1-0.8份、三棱1-3份、稀签草1-3份。
以下是本发明中药原料的药材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信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矫治近视的仪器
- 下一篇:一种脑出血患者急救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