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再生草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3402.X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3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周和;左艳春;严旭;王红林;刘俊凤;张浩仁;张智勇;刘彬斌;陈义安;寇晶;周晓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D45/3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3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花黑麦草 刈割 分蘖 再生草 次数增加 植株 生产 抗倒伏性 生产种子 影响植物 再生能力 再生植株 授粉 发芽 饲草 生长 开放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草种子的生产方法,利用再生草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方法,通过刈割使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再次发芽长成植株,利用再生植株开放授粉生产种子。本发明利用再生草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方法,利用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具有很极强的再生能力特性,刈割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蘖,株高随刈割次数增加而降低、分蘖数随刈割次数增加而增加;株高降低可增强植株抗倒伏性,分蘖数增加有利于提高种子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草种子的生产方法,尤其是利用再生草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方法。
技术背景
禾本科黑麦草属(Lolium L.)植物作为人工栽培的饲用植物已有几百年历史。黑麦草属包括8个种,其中利用最多的是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一年生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二个种。
一年生多花黑麦草是一种具有世界栽培意义的优良禾本科饲草,其产量高、品质好、消化性好、适口性佳,被广泛用作牛、羊、免、鱼等的饲料。作为南方地区种草养畜和退耕还草的主要草种之一,在长江流域以南大部分地区广泛栽培,为南方地区的畜牧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多花黑麦草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育成品种少,仅有“上农四倍体”、“长江2号”、“南黑1号”、“赣选1号”、“贵草1号”等少数几个;种子生产技术落后,饲草生产所需的种子大量依靠进口。每年生产所需的黑麦草种子约4000吨左右,而国内年产量只有250吨左右,其余全部依靠进口。由于育种环境的差异,国内自主育种的本土品种通常比引进品种具有更好的生态适应性。数量巨大的进口种子客观上存在可能带入恶性杂草和严重病虫害的生态安全隐患。无论是品种还是种子,过度依赖进口,一遇国际形势变换往往易受制于人。因此,应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品种,同时积极研究配套的种子生产技术,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满足生产之需。
制约一年生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的最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种子随熟随掉的落粒性,二是植株抵抗风雨能力较差的倒伏性。落粒性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可通过遗传改良进行解决,培育抗落粒性好的品种。植株倒伏性既受遗传因素控制同时也受农艺栽培技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避免植株倒伏,有效提高多花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农艺方法。通过调节恰当的播种时间,配合合理的肥培管理措施,采用刈割处理抑制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发育,增加可育小花形成可育种子数;适期收获成熟种子、减少落粒损失,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种子产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具体技术方案实现:
利用再生草生产多花黑麦草种子的方法,通过刈割使一年生多花黑麦草再次发芽长成植株,利用再生植株开放授粉生产种子;包括以下步骤:
1、适期播种
不同于专门的种子生产,利用再生草生产种子是在饲草饲料生产的同时额外收获种子,为保证合理的饲草产量,同时避开初夏高温对种子发育的不利影响,播种时间应适当提前,充分利用秋后艳阳气候促进植株生长,保证春节前收获一茬饲草。长江中下游地区以9月上旬播种为宜,厢宽3m为宜,条播,行距30cm,播种深度1-2cm,细土覆盖。
2、适量播种,控制群体密度
播种密度大小影响个体发育和群体动态。播种密度大,植株个体间对于水、肥、气、热等生长要素存在激烈竞争,群体内部光照不足,个体光合强度降低,合成纤维素、木质素的碳水化合物减少,细胞伸长快,节间长度与茎粗的比值增大,茎壁变薄,茎秆强度降低,容易倒伏。播种量以15kg/hm2为宜。
3、合理施肥,防止后期徒长倒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34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