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藻板及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6006.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6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潘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立明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L23/30;C08K13/04;C08K7/26;C08K3/26;C08K5/098;C08J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硅藻 氧化聚乙烯蜡 纳米碳酸钙 重质碳酸钙 聚乙烯蜡 硬脂酸锌 调节剂 发泡剂 硅藻土 稳定剂 沸石 回料 生产工艺 中药 | ||
1.一种硅藻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其特征在于, PVC树脂32重量份、重质碳酸钙6.47重量份、硅藻土38重量份、中药根粉0.3重量份、回料10重量份、红沸石5重量份、纳米碳酸钙0.25重量份、稳定剂1.93重量份、调节剂4.28重量份、聚乙烯蜡0.15重量份、G-600.39重量份,发泡剂 0.59重量份、硬脂酸锌0.17重量份、氧化聚乙烯蜡 0.47重量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根粉是指喝过的中草药药渣烘干磨成粉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料是指在正常生产板材的边角余料加工粉碎后的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选择平均聚合度为700~800(K=62~65)发泡调节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G-60是指蜡和内润滑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泡剂包括黄发泡剂和白发泡剂,其中黄发泡剂 0.21重量份、白发泡剂0.38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硅藻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硅藻土PVC树脂和各种辅料称量后放入热混合机中搅拌均匀;然后,放到冷混合机中搅拌,物料冷混完毕后经筛分机进入干混料仓存放;使用时,通过输送器将干混料从干混料仓送到各条挤出线上,粉末状的物料从挤出线上的料斗进入挤出机后,随着不断的前移,慢慢从固态转化为粘流态,发泡剂也开始分解;挤出机及模具控制机筒及模具内的熔体压力达到设定的值,硅藻土发泡剂分解放出的气体在高压力下溶入PVC熔体表面之中;当熔体被挤出模具后,由于熔体突然失去压力,溶解在熔体中的气泡迅速膨胀发泡,这时迅速进入定型台中冷却定型,然后经过牵引机后按要求切割为一定长度的成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硅藻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挤出机的挤出温度是:170-180摄氏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硅藻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物料在挤出机内的滞留时间为:45-55秒。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硅藻板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的挤出速度25转/分钟,牵引速度为1.5-2米/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立明,未经潘立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60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