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导热油箱铝合金板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7097.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国;董侃;马益辉;潘宏挺;曾雪松;董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宝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1/02 | 分类号: | C22C21/02;C22C1/02;C22C1/06;C22F1/04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导热 油箱 铝合金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高强度导热油箱铝合金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配料:0.8%≤Si≤1.0%、Mg≤0.2%、0.1%≤Cu≤0.5%、Fe≤0.5%、Mn≤0.1%、Zn≤0.5%、Sn≤0.2%、Re≤0.0075%、0.1%≤B≤0.15%、Ti≤0.1%、0.1%≤Sr≤0.15%、0.04%≤Y≤0.06%、0.03%≤Ce≤0.05%、0.02%≤Pm≤0.03%,余量为Al进行配料;(2)熔炼;(3)精炼;(4)铸造;(5)热轧;(6)冷轧;(7)成品;本发明通过添加B、Ti、Y、Ce、Pm、Sr等多种合金元素来细化晶粒,改变再结晶状态,提高合金的抗冲击性,有效提高了铝合金板材的强度和韧度,同时Re的加入时铝合金的导热系数得到提高,提高铝合金板的导热性,提高导热性和耐高温性,散热强度高,用于汽车油箱的制造,经久耐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高强度导热油箱铝合金板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板是一种工业建材,根据材质的不同用于各个行业,按表面处理方式可分为非涂漆产品和涂漆产品两大类,使用的行业有飞机结构、铆钉、导弹结构、卡车轮彀等,近年来铝合金在车辆上的使用受到广泛的重视,替换其他的材料(如钢、塑料等)用作汽车零部件,可用于汽车车身、车轮、油箱、铝罐等结构。
虽然铝合金具有成型性好、塑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但是其抗冲击以及导热性能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生产导热性好并且强度高的油箱用铝合金板的高强度导热油箱铝合金板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高强度导热油箱铝合金板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按照如下质量百分比配料:0.8%≤Si≤1.0%、Mg≤0.2%、0.1%≤Cu≤0.5%、Fe≤0.5%、Mn≤0.1%、Zn≤0.5%、Sn≤0.2%、Re≤0.0075%、0.1%≤B≤0.15%、Ti≤0.1%、0.1%≤Sr≤0.15%、0.04%≤Y≤0.06%、0.03%≤Ce≤0.05%、0.02%≤Pm≤0.03%,余量为Al进行配料;
(2)熔炼:将配置好的铝合金原料置于730-750℃温度条件下的熔炼炉中熔炼,全部熔化后进行搅拌;
(3)精炼:将熔炼后的铝合金熔体倒入精炼炉中精炼,以氮气为载体,将精炼剂粉末喷入铝合金熔体深度的2/3处进行精炼,氮气压力为1.2-1.5kg/mm,精炼温度为715-725℃,精炼时间为20-30min,精炼完毕后静置20-30min;
(4)铸造:将精炼后的铝合金熔体通过孔径30ppi的泡沫陶瓷过滤板过滤除去氧化物、夹渣,加入铝钛硼丝进行细化,并将细化后的铝合金熔体铸造成厚度为420-620mm的铝合金铸锭,均匀化退火后对铸锭表面进行铳洗以出去表面缺陷,退火条件为:以70-80℃/h的速率升温至180-220℃,保温7-8h,再以60-70℃/h的速率升温至300-320℃,保温5-10h,再以80-90℃/h的速率升温至400-450℃,保温3-5h,然后以70-90℃/h的速率降温至230-300℃,保温10-15h,再以40-60℃/h升温至400-450℃,保温5-10h,然后以100-150℃/h的速率降温至180-200℃,保温4-6h,最后风冷至室温;
(5)热轧:将铝合金铸锭加热至500℃并保温2-3小时,在此时间区间内将温度降至450℃进行保温,然后出炉轧制成厚度为6-8mm的铝合金板材,热轧终轧温度为300℃;
(6)冷轧:将热轧得到的坯料空冷至室温后,轧成厚度为1.5-3.5mm的冷轧铝卷,轧制速度为120-600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宝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宝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