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7227.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5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强;黄强;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10 | 分类号: | H04L67/10;H04L67/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缘 计算 应用 迁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和装置,包括:第一边缘计算主机的第一边缘计算应用接收第一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平台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应用信息;所述第一边缘计算应用根据第二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应用信息向第二边缘计算主机的第二边缘计算应用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用户上下文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应用发起边缘计算应用的迁移,在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平台之间直接透传用户上下文信息,从而不会将用户上下文信息暴露给边缘计算平台和边缘计算编排器,提高了用户上下文信息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边缘计算领域,尤指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新业务的爆炸式发展,驱动网络技术的演进,5G时代,万物互联、超低时延、超高带宽业务成为网络演进的驱动力。未来的网络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1)超低的时延需求,移动互联网未来的主要业务(包括高清视频或超清视频、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物联网、车联网)都需要网络提供超低时延、超高带宽的传输保障;(2)指数级数据带来的传输成本、效率问题,万物互联网产生海量物联网连接、海量连接产生海量数据,将这些海量数据传输到云端集中处理会给网络带来巨大的负担,而将计算、处理的操作向数据发生地衍生成为趋势。
边缘计算将集中在数据中心的应用程序托管降至网络边缘,更接近消费者和数据源,具备超低时延、超高带宽等特征,是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和通信技术(CT,Communication Technology)业务结合的立项载体平台。图1为边缘计算的基本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框架从一个比较宏观的层次出发,对移动边缘计算(MEC,MobileEdge Computing)(也称为多接入边缘计算(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中不同的功能实体进行了网络水平、边缘计算主机级和边缘计算系统级这3个层次的划分。
其中,边缘计算主机级包含边缘计算主机和相应的边缘计算主机级管理实体,边缘计算主机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边缘计算平台、边缘计算应用和虚拟化基础设施(即称为虚拟架构)。
网络水平主要包括3GPP蜂窝网络、本地网络和外部网络等相关的外部实体,该层主要表示边缘计算工作系统与局域网、蜂窝移动网或者外部网络的接入情况。
边缘计算系统级的管理实体负责对边缘计算系统进行全局掌控。
目前,在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Institute)移动边缘计算协议中描述了多种触发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式,这些方式都依赖于边缘计算编排器的集中处理,由边缘计算编排器进行判决处理。但是,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将应用信息或用户信息暴露给边缘计算编排器,就意味着更多的不可控,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包括:
第一边缘计算主机的第一边缘计算应用接收第一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平台发送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含第二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应用信息;
所述第一边缘计算应用根据第二边缘计算主机的边缘计算应用信息向第二边缘计算主机的第二边缘计算应用发送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携带用户上下文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包括:
边缘计算平台管理器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携带应用实例信息;边缘计算平台管理器根据所述应用实例信息在边缘计算主机进行应用实例化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边缘计算应用迁移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2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