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钢RH精炼炉浸渍管用耐火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398.4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6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甘菲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31114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兆慧;竺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渍 耐火材料 活性氧化铝微粉 铝酸钙水泥 镁铝尖晶石 刚玉细粉 精炼工艺 抗侵蚀性 抗热震性 六铝酸钙 减水剂 浸渍管 绝热性 镁砂粉 细颗粒 刚玉 脱硫 细粉 炼钢 | ||
一种炼钢RH精炼炉浸渍管用耐火材料,其主要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六铝酸钙颗粒50~68%;0~20%刚玉细颗粒;镁铝尖晶石细粉0~15%;刚玉细粉0~21%;铝酸钙水泥1~4%;镁砂粉0~10%;活性氧化铝微粉3~10%,外加减水剂0.3~1.0%。本发明显著提高了RH精炼炉浸渍管用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绝热性、抗侵蚀性,尤其在RH脱硫精炼工艺条件下,使浸渍管有更好的寿命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钢RH精炼炉浸渍管用耐火材料。
背景技术
炼钢RH精炼炉功能强、处理能力大、处理周期短、处理后钢水洁净度高等特点,成为炼钢最重要的炉外精炼装备之一。RH精炼炉关键耐火材料分别在上部槽、中部槽、下部槽、环流管及浸渍管。工作时把RH精炼炉的浸渍管插入钢包内的钢液里,使钢液沿浸渍管上升管进入RH精炼炉的下部槽,并经过浸渍管的下降管回到钢包,形成钢液的真空循环而净化钢水。尽管RH浸渍管采用了刚玉质、铝镁质、铝尖晶石质等高档耐火材料。因为浸渍管耐火材料承受钢液冲刷及渣的侵蚀很厉害,加上是急冷急热的间歇操作,使用条件最苛刻,RH浸渍管是耐火材料寿命最低的部位。
随着炼钢精炼工艺技术的发展与高等级品种钢冶炼的需要,在RH精炼炉内进行脱硫工艺处理越来越多,这进一步加剧了RH浸渍管耐火材料的侵蚀,因为脱硫剂多为CaO、CaF2等,渣的碱性非常高,对原有耐火材料熔损加剧,导致寿命下降,不利于炼钢生产与安全。因此开发新型的RH浸渍管耐火材料,进一步提高RH脱硫工艺条件下耐火材料的抗侵蚀性能及抗热震性能非常重要。
现有RH浸渍管浇注料通常以刚玉为骨料,因为Al2O3的抗常规精炼渣侵蚀性能非常好,所以,以刚玉为主要原料的刚玉浇注料、刚玉尖晶石浇注料应用在RH浸渍管上最广泛。例如,中国专利CN101591186A公开了由刚玉与尖晶石为主要原料制备RH浸渍管,克服了耐火材料开裂明显、抗侵蚀渗透性能不佳的问题。但该材质体系为刚玉或铝镁材料,本身决定了抗热震性能是有局限的。同时,该体系的材料导热系数比较高,应用时RH浸渍管内钢胆的温度比较高,膨胀很大,往往把浸渍管浇注料撑开开裂而导致损坏。
中国专利CN102503449A公开了一种RH精炼浸渍管用浇注料,为了提高材料的抗侵蚀性能、抗渣渗透性能及抗热震性好,加入了7.5~23.5%的SiC。但如果RH渣中CaO含量高、碱度高,加入SiC则不会表现出良好的抗侵蚀性。另外SiC抗氧化性能有缺陷,应用中会导致耐火材料物理性能下降。所以,该材料不适合RH高碱度渣或脱硫条件下的应用。
RH精炼炉的浸渍管是由耐火材料包裹一个圆筒型的钢胆组成,钢胆所处温度越高,钢胆膨胀越大,对浸渍管耐火材料应用影响越不利。浸渍管要有良好的应用寿命,首先关键性能例如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必须更为优异,以抵抗温度急变的应用条件。如果耐火材料还具有一定的保温性能,使钢胆的应用温度比原来下降,那么浸渍管所承受钢胆的膨胀应力大大减少,则浸渍管寿命也可以提高。材料的抗侵蚀性必须与它接触的渣系相匹配,对高CaO体系的精炼渣无疑是含CaO含量高的耐火材料抗侵蚀更为优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炼钢RH精炼炉浸渍管用耐火材料,提高耐火材料的抗热震性、绝热性、抗侵蚀性,尤其适用于RH精炼炉内进行脱硫处理的工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炼钢RH炉浸渍管用耐火材料,其主要组分的重量百分数为:
进一步,所述六铝酸钙颗粒的显气孔率≤12%,吸水率≤4%。
优选的,所述六铝酸钙颗粒的粒径≤10mm。
优选的,所述刚玉细颗粒的粒径≤1mm,刚玉细粉的粒径≤0.07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3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