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翠芽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410.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2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4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563502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摊凉 茶梗 揉捻 杀青 摇青 烘干 提香 制备 水分烘干 烘干机 揉捻机 杀青机 提香机 鲜茶叶 摇青机 泡制 成型 咖啡 取出 配置 制造 | ||
本发明属于咖啡、茶或其代用品的制造、配置或泡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翠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摇青:将茶叶鲜茶叶投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杀青:将摇青后的茶叶投入杀青机内进行杀青;摊凉:将杀青后的茶叶取出,并进行摊凉;筛分:对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将茶叶中的茶梗挑出;揉捻:将摊凉后的茶叶利用揉捻机揉捻成型;烘干:利用烘干机将揉捻后的茶叶中的水分烘干;提香:将烘干后的茶叶投放在提香机内进行提香。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茶叶中的茶梗不易筛除,使得茶叶中茶梗的含量高,茶叶的品质降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咖啡、茶或其代用品的制造、配置或泡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翠芽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翠芽,是绿茶的一种,属于绿茶中扁形类,主要产自贵州省湄潭县,因此又名湄潭翠芽茶,主要以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而闻名。
翠芽的加工历史悠久,传统的翠芽加工主要包括杀青、摊凉、揉捻、干燥、提香步骤。由于加工茶叶的过程中会对茶叶进行搅拌、翻动、揉捻等动作,会导致茶叶上的茶梗掉落,并且在茶叶成型后茶梗与茶叶的形状非常相似,导致茶叶中茶梗不易筛出,使得茶叶中的茶梗含量高,茶叶的品质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翠芽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茶叶中的茶梗不易筛除,使得茶叶中茶梗的含量高,茶叶的品质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翠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摇青:
在摇青机内部设置蛟龙螺旋杆,同时在摇青桶上设置若干通孔,并将茶叶鲜茶叶投入摇青机内进行摇青;
B、杀青:
将步骤A中摇青后的茶叶利用200-230℃的温度杀青5-8min;
C、摊凉:
将步骤B中杀青后的茶叶取出,自阴凉处摊凉80-100min,摊凉时茶叶堆放的厚度为3-5cm,且每隔10-15min翻动一次;
D、筛分:
对步骤C中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将茶叶中的茶梗挑出;
E、揉捻:
将步骤D中摊凉后的茶叶利用揉捻机揉捻成型;
F、烘干:
利用烘干机将步骤E中揉捻后的茶叶中的水分烘干,首先在150-180℃的温度下烘干10-15min,再在60-70℃的温度下烘干8-9min;
G、提香:
将步骤F中烘干后的茶叶投放在提香机内进行提香20-30min,并使得提香机内的温度保持在70-80℃,最后得到翠芽茶叶成品。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叫蛟龙螺旋杆使得摇青时,茶叶与蛟龙螺旋杆发生接触,并通过蛟龙螺旋杆缠绕茶叶,使得茶叶转动时,叶片与茶梗分离,同时摇青桶转动时的离心力作用下,使得直径较小的茶梗通过通孔排出摇青机内,实现茶叶的叶片与茶梗的初步分离。由于摇青时,茶叶的叶片没有受热卷曲,因此尺寸较大,不易通过通孔排出,能够使得茶梗分离的效果更佳,从而使得制备的茶叶内茶梗的含量少,茶叶的质量佳。
在摊凉之后对茶叶进行筛分,既能够使得茶叶在抖动的过程中,散发湿气,又能够避免在揉捻后筛分,茶梗包裹在叶片内导致的不易筛分的情况出现,从而实现进一步清楚茶叶内的茶梗,提高茶叶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摇青桶的转速为250-300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道真自治县宏福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