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装有桩身应力计的空心预制管桩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7504.9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任贵生;王可新;樊跃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光明 |
地址: | 10008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笼 应力计 预制管桩 管桩 桩身 横向钢筋 钢模 体内 浇筑混凝土 信息化施工 导线缠绕 对称设置 加工步骤 加工方便 离心成型 施工安全 实时监测 成桩 脱模 主筋 桩基 焊接 加工 预留 养护 制作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装有桩身应力计的空心预制管桩,包括管桩本体、埋设在所述管桩本体内的钢筋笼以及安装在所述钢筋笼上且随所述钢筋笼一同埋设在所述管桩本体内的应力计。一种安装有桩身应力计的空心预制管桩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加工步骤:步骤a、制作钢筋笼;步骤b、焊接横向钢筋单元;步骤c、将应力计固定在钢筋笼两侧对称设置的主筋单元上,将预留导线缠绕固定在横向钢筋单元上;步骤d、将钢筋笼放置在钢模内,向钢模内浇筑混凝土;步骤e、离心成型;步骤f、养护和脱模。本发明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加工方便,可在成桩后对桩身受力进行实时监测,信息化施工,完善桩基设计,保证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有桩身应力计的空心预制管桩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施工领域中使用较多的预制桩是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两大类,其中混凝土预制桩根据其施工环境的不同又分为空心预制管桩和实心预制管桩,空心预制管桩有PHC、PC、PTC桩等,根据壁厚、直径、桩、配筋以及是否施加预应力等又细分为各种型号,施工时预制桩通过沉桩设备被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以提高地面基础的承载力。
预制桩由于具有成本低、质量可控、施工周期短、利于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大高层建筑、高速铁路、公路桥梁等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为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对预制桩加工成型以及成桩后的检测尤为重要,现有的预制桩由于受加工工艺等原因的限制,目前尚未有一种预制桩安装有桩身应力计,成桩后只能通过一些检测设备进行简单的勘测,无法对预制桩进行实时监测,不利于信息化施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有桩身应力计的空心预制管桩,其优点是可在成桩后对桩身受力进行实时监测,信息化施工,完善桩基设计,保证施工安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安装有桩身应力计的空心预制管桩,包括管桩本体、埋设在所述管桩本体内的钢筋笼以及安装在所述钢筋笼上且随所述钢筋笼一同埋设在所述管桩本体内的应力计;
所述应力计的一端连接有导线,导线包括预埋导线和预留导线,所述预埋导线沿所述钢筋笼的长度方向朝所述钢筋笼的一端进行布线;
所述钢筋笼的其中一端的内壁靠近其端口的位置固接有一根横向钢筋单元,所述预留导线缠绕并系在所述横向钢筋单元的中心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施工时,通过沉桩设备进行下桩,下桩完毕后,将预留导线从横向钢筋单元上解下,拉于地面以上并与应力监测表相连接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施工安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留导线上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设置为橡胶套,其包裹在所述预留导线的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护装置的设置,用于对预留导线进行保护,防止加工的过程中预留导线上附着较多的混凝土,不便于清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套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子母粘扣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对预留导线进行保护时,将保护套包裹在的预留导线的外部,并通过子母粘扣带进行固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向钢筋单元设置在距所述钢筋笼笼顶的300mm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横向钢筋单元距笼顶300mm的设置,便于施工人员对预留导线进行捆绑和解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笼包括一对端头板,所述端头板呈圆环状并且可供所述预留导线穿过,两所述端头板之间沿所述端头板的周向阵列分布有若干主筋单元,所述主筋单元的两端与所述端头板之间固定连接且形成笼体,笼体上沿其长度方向缠绕有若干圈箍筋,所述箍筋与所述主筋单元焊接成型;
所述应力计为钢筋应力计,其固定在所述钢筋笼两侧对称设置的所述主筋单元上;所述应力计沿所述主筋单元的长度方向等距安装有多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未经北京市地质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水板墙的做法
- 下一篇:挖孔桩的施工方法和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