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预设航线的地表近距离自主探查无人机的三维避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7890.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8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马娅婕;刘国庆;卢少武;张磊;胡轶;但峰;严保康;宁博文;周凤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刘琰 |
地址: | 430081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预设 航线 地表 近距离 自主 探查 无人机 三维 方法 | ||
1.一种基于预设航线的地表近距离自主探查无人机的三维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无人机进行地表近距离自主探查任务时,根据任务需求,选取人工势场法作为避障算法;
步骤2、对无人机预设航线,并建立以预设航线中出发点到目标点方向上的坐标系;
步骤3、对人工势场法进行改进并提出避障原则:引入线势场,使无人机在有效规避障碍物后重新回到预设航线;对斥力势场进行改进,使无人机自主逃离局部极小点;
步骤4、根据灾后场景,搭建无人机执行任务的避障场景,并在避障场景中,将障碍物近似为球型,构建障碍物场景;
步骤5、在避障场景内,对无人机执行任务时的轨迹和速度进行三维仿真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步骤2中建立坐标系的方法具体为:
根据预设航线,以出发点到目标点方向在大地平面投影为X轴方向,Y轴在大地平面与X轴垂直,Z轴方向与X轴、Y轴均垂直,且Z轴方向朝向大地平面上方;
步骤3中引入线势场的方法具体为:
基于预设航线时,目标点变为目标线,点势场变为线势场,引力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指向预设航线;
当预设航线为直线时,引力为:
当预设航线为曲线时,单纯的位置反馈控制无法消除曲线跟踪的误差,这里引进前馈和速度控制,引力为:
其中,为无人机所受引力,ρline(g)为无人机距离预设直线航线的距离,▽ρ(g)为无人机指向预设航线的单位矢量;ρcurve(g)为无人机距离预设曲线航线的距离,vX为无人机沿X轴方向的速度,ΔT为控制周期,ΔVY为预设轨迹和实际轨迹的Y向速度差,θ为速度差系数;q为无人机当前位置,ρ(g)为无人机距离目标点距离,ρ(q)为无人机距离障碍物表面距离,ρ0为障碍物有效影响范围,ξ为引力场系数,η为斥力场系数,▽ρ(q)是单位矢量,方向为斥力场方向;
步骤3中斥力场改进的方法具体为:
对斥力场进行改进,调整斥力方向为与垂直于航线方向,经过改进之后的人工势场法能自主逃离局部最小点,局部最小点是无人机所受引力和斥力合力为零的点,在该点处,无人机有沿X轴的速度,下一周期,无人机X轴的位置发生变化,所受合力不再为零,即逃离局部最小点;斥力为:
其中,为无人机所受斥力,ρ(g)为无人机距离目标点距离,ρ(q)为无人机距离障碍物表面距离,ρ0为障碍物有效影响范围,η为斥力场系数,▽ρ(q)是单位矢量,方向为斥力场方向;
步骤3中无人机按照预设航迹进行飞行时采用的避障原则为:
设定一个避障阈值h,h为无人机定高最大稳定高度,如果无人机检测到障碍物高度大于h,则绕过,若小于h,则从障碍物上方越过;将改进后的人工势场法分别运用在无人机绕过Y轴方向或越过Z轴方向的避障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设航线的地表近距离自主探查无人机的三维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进行避障场景构建时采用的软件为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软件Adam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设航线的地表近距离自主探查无人机的三维避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进行三维仿真分析的方法具体为:
设置仿真参数并进行避障仿真及分析,无人机三维避障采用仿真控制周期为T,进行改进方法验证以及结果的轨迹分析和无人机各向速度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8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