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517907.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56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明;胡晓虎;罗鑫;赵培;张顺;陶家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开普天(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04 | 分类号: | E21B7/04;E21B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障碍物 清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方法,包括:形成工作井,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位于所述工作井侧壁处;将所述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分为多个区;在所述多个区内沿第一方向工作以形成钻孔,并在所述钻孔内注入填充物,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工作井高度方向存在一夹角;以及切削所有钻孔所围绕出的空间的区域,形成隧道。本发明所提供方法将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分为多个区域,在除障的过程中,分区清除障碍物,使得施工区域不易塌陷,减小了工人在工作时的危险性,在地面下水平方向进行钻孔,安全可靠、环境影响小、工效高、快速经济、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地下工程,如探测到有大体积且坚硬的地下障碍物,有时需改变设计方案,甚至规划,一般很难做到,各方面也都希望通过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解决;其中雷达探测,预先处理,工作量大,不能直接清除障碍物;直接开挖,适合远郊,周围环境要求不高,对于现在市政地下工程项目大多地处繁华闹市中心不相适应;一般也会考虑地面钻机垂直清障,但若地面垂直清障不具备条件,比如地面空间狭小,周围环境复杂,障碍物上方具有其他不可移动的构筑物等;采用地下爆破方向不易控制,障碍物内钢筋仍滞留,临近运营构筑物时安全问题不能保证;采用冻结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工艺,但冷冻时间长、耗费巨大能源,冻结时易有薄弱环节,开挖时有涌水风险,冻涨融沉,难以控制,障碍物清除时也需要人员到达开挖面,环境恶劣,十分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方法,以解决在清除障碍物时空间结构不稳定,工人到达开挖面,环境恶劣,十分危险,以及施工地面上有其他不可移动的构筑物时不易清理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形成工作井,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位于所述工作井侧壁处;
将所述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分为多个区;
在所述多个区内沿第一方向工作以形成钻孔,并在所述钻孔内注入填充物,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工作井高度方向存在一夹角;以及
切削所有钻孔所围绕出的空间的区域,形成隧道。
可选的,在所述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内做十字型管幕支撑,将所述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分为四个区。
可选的,当所述四个区中的障碍物清除至设定标准后,取出所述十字型管幕支撑,同时在所述十字型管幕支撑取出后形成的空腔中注入填充物。
可选的,所述四个区清除障碍物时的顺序不受限制。
可选的,清除所述四个区的除障碍物时,每个区逐一清除,两个区同时清除,三个区同时清除或四个区同时清除。
可选的,形成所述钻孔时,在每个区内从上往下依次钻孔。
可选的,在所述多个区内沿第一方向工作以形成钻孔的步骤包括:
采用第一除障设备沿第一方向工作至遇到所述障碍物时退回所述工作井内;人工清除障碍物;
人工清除障碍物后,所述第一除障设备继续沿第一方向工作;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形成钻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除障设备包括钻杆和刀头,所述钻杆的直径范围为0.8~2.4m。
可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工作井高度方向为竖直方向。
可选的,所述填充物为速凝物。
可选的,在所述待清除障碍物的区域的一侧形成一个工作井。
可选的,利用第二清障设备从所述工作井出发切削所有钻孔所围绕出的空间的区域,形成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开普天(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开普天(上海)岩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79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