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及自行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9036.9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龙;陈奕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易代步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驰马拓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12 | 分类号: | B62J6/12;B60B27/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周宇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膜 监测器 电量消耗 发电花鼓 控制器 用电量 用电终端 弹簧 壳体 自行车系统 电机 阈值区域 自行车 匹配 电子信息技术 生成控制信号 弹簧连接 控制信号 摩擦力度 摩擦生电 依次相连 拉紧 电量 体内 放松 监测 | ||
本发明提供了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及自行车系统,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其中,该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包括:壳体、发电膜、控制器、电机、弹簧、用电量监测器和用电终端,发电膜设置在壳体内,发电膜与壳体摩擦生电,控制器、电机和弹簧依次相连,弹簧连接发电膜,用电量监测器和用电终端相连,用电量监测器还与控制器相连,使用时,用电量监测器监测用电终端的电量消耗值,控制器将电量消耗值与预先设定的电量消耗阈值区域进行匹配,按照匹配到的电量消耗阈值区域生成控制信号,这样,电机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带动弹簧拉紧或者放松,以控制发电膜与壳体的摩擦力度,从而有效的控制发电花鼓产生的电量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及自行车系统。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由于其结构轻巧、操作简单、绿色无污染等特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特别是近年来自行车的款式变得多种多样,例如,健身用自行车、越野用自行车等等。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自行车来工作和生活。常见的自行车由车把、车架、车轮(前车轮和后车轮等)和车座等结构组成,骑行时,人们坐在车座上通过脚踏车踏板来带动车轮向前移动。
而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增长,自行车的各种附属配件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尤其是在长途骑行过程中,需要在天黑时提供照明、当随身携带的电子设备电量耗尽时需要补给电能,因此,越来越多的自行车上安装了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即由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在自行车转动过程中产生电能,之后供给给用电器使用。但是,现有的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所产生的电量都是与自行车的转速相关联的,因此,常常出现转速过大产生的电量导致浪费或者转速过小产生的电量少出现电量不足的现象。
综上,目前关于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产生的电量不受控制的问题,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及自行车系统,通过设置壳体、发电膜、控制器、电机、弹簧、用电量监测器等,使发电花鼓产生的电量得到了有效控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包括:壳体、发电膜、控制器、电机、弹簧、用电量监测器和用电终端;
发电膜设置在壳体内,且,发电膜与壳体摩擦生电,控制器、电机和弹簧依次相连,弹簧连接发电膜,用电量监测器和用电终端相连,用电量监测器还与控制器相连;
用电量监测器,用于监测用电终端的电量消耗值;
控制器,用于将电量消耗值与预先设定的电量消耗阈值区域进行匹配,且,按照匹配到的电量消耗阈值区域生成控制信号;
电机,用于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带动弹簧拉紧或者放松,以控制发电膜与壳体的摩擦力度。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还包括稳压器,稳压器与发电膜相连;
稳压器,用于对发电膜产生的电能进行稳压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具备发电花鼓的自行车还包括电压转换器,电压转换器连接在稳压器和用电终端之间;
电压转换器,用于将稳压器输出的电能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
用电终端,用于在接通电压转换器后匹配所需的直流电压。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电机为步进电机。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壳体的外表面覆盖有防水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易代步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驰马拓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易代步科技有限公司;河北驰马拓电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0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