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迟眼蕈蚊活虫诱集及室内大量饲养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519888.8 申请日: 2018-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8990909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5
发明(设计)人: 孙朝辉;马涛;梁永婵;朱映;路艺;史先慧;邓小梅;王偲;温秀军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23K50/90;A23K10/30
代理公司: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代理人: 崔红丽
地址: 510642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迟眼蕈蚊活虫诱集 室内 大量 饲养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一种迟眼蕈蚊活虫诱集及室内大量饲养的方法,属于农业科研技术和昆虫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诱集活虫方法是利用小花盆中埋入肥猪肉和秀珍菇的方法引诱迟眼蕈蚊雌成虫产卵,卵孵化获得大量幼虫作为初始试虫。简单易行,可轻松获得大量初始试虫。本发明的饲养方法是利用泥炭土作为饲养环境,秀珍菇作为饲料,饲养一个发育周期不用更换饲料和清理排泄物,省工省时,试验材料易得到,成本低,操作简单,且方便进行各种试验观察,可以避免后代的近亲繁殖,常年饲养不会导致种群因近亲繁殖而退化。各虫态成活率很高,80%以上的卵可发育为成虫。因此,本发明能够短时间内诱集到大量幼虫作为初始虫源且实现了迟眼蕈蚊的周年大量饲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科研技术和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迟眼蕈蚊活虫诱集及室内大量饲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迟眼蕈蚊(Bradysia sp.)属双翅目,长角亚目,蕈蚊总科,眼蕈蚊科中最大的一个属迟眼蕈蚊属(Bradysia Winnertz)害虫,全世界已知455种,我国已记录131种。迟眼蕈蚊主要以幼虫为害以韭菜为代表的百合科植物的地下幼嫩组织、野生及栽培食用菌的菌丝体、子实体原基等和温室园林花卉植物的幼嫩地下茎、叶片等。为害韭菜的迟眼蕈蚊幼虫主要取食韭菜假茎、鳞茎、叶鞘、幼茎及嫩芽,造成韭菜地下部分腐烂,地上部分叶片瘦弱枯黄,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影响韭菜品质,产量大幅降低。为害食用菌的迟眼蕈蚊以幼虫取食菇类菌丝体、菌柄、菌褶、子实体原基等,破坏菌种的培养料,造成退菌、原基消失,菌袋发黑腐烂,被害子实体发黄、发粘,使子实体失去商品价值,使菇类品质下降,产量降低。迟眼蕈蚊为害温室蝴蝶兰幼苗时,幼虫为害幼根和基部的幼嫩叶片,受害叶片发黄枯萎脱落,嫩根受害形成烂根、空根,严重制约蝴蝶兰幼苗的生产。在为害温室园林苗木水松和檀香瓶外生根组培苗时,迟眼蕈蚊通过幼虫啃食未生根的水松和檀香等园林植物的地下茎的表皮和韧皮部或幼嫩的木质部(如图1中a所示),造成幼苗不能生根,使过于幼嫩的苗木腐烂倒伏;木质化程度稍高的幼苗,则剩下光秃的木质部(如图1中b所示),地上部分不倒伏,造成是成活苗的假象,但最终致苗木枯黄,迟眼蕈蚊严重时为害株率可达90%以上,给苗木繁殖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研究科学高效防治迟眼蕈蚊的技术,需要对迟眼蕈蚊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及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系统研究,并需要大量的虫龄一致的幼虫进行防治试验,获得试验用虫和大量饲养是研究该虫的基础。

由于卵和蛹难于寻找,迟眼蕈蚊试虫来源一般是采集幼虫和成虫。幼虫采集一般是直接采自发生地被害株上正在为害的幼虫或被害株附近土壤里的幼虫,由于迟眼蕈蚊幼虫有受到惊扰会快速转移隐蔽的习性,且虫体很小,因此如果发生不是很严重的地块,寻找较多初始幼虫极为费时费力。成虫采集一般是采用吸虫器,吸虫器吸成虫会造成成虫受伤害,不能正常繁殖等问题,由于雌成虫飞行能力较弱,比较好捕捉,雄成虫飞行能力比较强,则难于用吸虫器捕捉到,而且适合这么小的虫子的吸虫器也不容易购买到,自制吸虫器更加存在缺乏制作材料和制作技术的难题,吸虫器吸到的成虫如何放置于适合其生存和产卵的环境而不逃逸也是面临的问题。温室林木花卉发生迟眼蕈蚊,一株上有1头至几头比较少量的幼虫啃食地下茎,即可使该苗不能生根,严重影响出苗率,幼虫啃食完一株后又转移为害或分散到土壤中取食腐殖质,因此在温室寻找较多初始幼虫难度更大,寻找虫源时因需要拔出苗木,有时误判,将已生根的苗拔出,对苗木造成人为破坏,进一步的降低了苗木的成活率。

目前的迟眼蕈蚊饲养繁殖技术有的是用新鲜的寄主饲料饲喂,需要每日或隔日更换饲料,或需要制作食用菌菌丝培养基喂食,技术难度大,或者人工合成饲料喂食,需要清除食物残渣及排泄物,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工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迟眼蕈蚊活虫采集和饲养方法存在的诸多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迟眼蕈蚊活虫诱集及室内大量饲养的方法。

本发明能够短时间内诱集到大量幼虫作为初始虫源且实现了迟眼蕈蚊的周年大量饲养,具有试验材料易得到,成本低,操作简单,省工省时,各虫态存活率高,易观察等优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