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19993.1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903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满棠;张利民;蔡宝龙;邓瑞鹏;刘润权;曾宪文;朱遂松;袁镜江;袁志坚;王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正楠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地刀 测量单元 性能测试 断路器测试仪 装置及系统 动作信号 电阻 变化判别 并联接地 并行连接 测试过程 方便安全 分闸操作 分闸动作 合闸操作 实时采集 性能数据 控制器 接地 支路 分合闸 控制带 主断口 拆除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其中,该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方法,应用于带双地刀的断路器,包括:首先,控制器向断路器测试仪发出动作信号,之后,断路器测试仪根据上述动作信号控制带双地刀的断路器进行动作(即进行合闸操作或者分闸操作),之后,测量单元实时采集带双地刀的断路器在进行上述动作的过程中电阻的变化,这里,测量单元与带双地刀的断路器并行连接,最后,测量单元根据电阻的变化判别出带双地刀的断路器的性能数据(例如,区别出主断口、并联接地支路,以及,获取分合闸时间、速度、分闸动作性能等),从而在测试过程中能够省去拆除接地一端的操作,方便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断路器性能测试包括分合闸速度、分合闸时间等。在断路器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在断路器的两端夹接测试线,之后,通过检测断路器的通断状态来获得性能数据。而测试状态下,断路器的双端接地,通常称该断路器为带双地刀的断路器。在测试过程中会形成并联支路,并产生分量,使断路器实际在分闸状态,测试仪器通过接地回路会错误的将断路器检测为合闸状态,使测试结果不准确。所以在传统的测试方法中,需要拆除断路器两侧的任一个接地端,之后连接测试仪器进行测试,这样,在消除并联接地支路影响下才能准确测出断路器的性能。
但是,站内高压场地工作地点周围的设备一般都是带电的,断路器两侧一般是母线、线路出线,电流互感器感应电流大,拆除一端接地时作业风险大,而且,拆除一端接地后的感应电压非常高,严重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另外,对于部分GIS断路器,拆除一侧接线排改变状态,需要调度审批后进行,大大增加工作等待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综上,目前关于在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过程中拆除一端接地时操作不便的问题,尚无有效的解决办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器和测量单元等,提升了对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带双地刀的断路器性能测试方法,应用于带双地刀的断路器,包括:
控制器向断路器测试仪发出动作信号;
所述断路器测试仪根据所述动作信号控制所述带双地刀的断路器进行动作;
测量单元实时采集所述带双地刀的断路器进行动作的过程中电阻的变化,其中,所述测量单元与所述带双地刀的断路器并行连接;
所述测量单元根据所述电阻的变化判别出所述带双地刀的断路器的性能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器向断路器测试仪发出动作信号之前,还包括:
上位机向所述控制器发出测试执行信号;
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测试执行信号后向所述测量单元发送充电信号;
所述测量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充电信号后进行充电,且,在电量达到预先设定的阈值时生成反馈信号;
所述上位机在核实所述反馈信号满足要求后生成所述动作信号,且,将所述动作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器,其中,所述动作信号包括合闸信号或者分闸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控制器向断路器测试仪发出动作信号,包括:
所述控制器向断路器测试仪发出所述合闸信号;
或者,所述控制器向断路器测试仪发出所述分闸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199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