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明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064.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洋;鲁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31/04;C08L91/00;C08K5/20;C08K3/36;C08J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膜 高速混料机 聚乙酸乙烯酯 纳米二氧化硅 聚乳酸薄膜 高透明 透光率 制备 平行双螺杆挤出机 得到混合物 高透明薄膜 改性粒子 改性树脂 高透明膜 工业白油 料筒温度 双向拉伸 温度保持 作业车间 混合物 传统的 吹膜机 单螺杆 聚乳酸 重量份 白油 拉条 流延 切片 生产成本 粒子 冷却 挤出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明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各组分及重量份为:PLA 95‑97、聚乙酸乙烯酯2‑2.8、纳米二氧化硅0.7‑2、EBS 0.1、工业白油0.1,将PLA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高速混料机转速为200r/min,按顺序将白油、EBS、纳米二氧化硅、聚乙酸乙烯酯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并混合2分钟得到混合物;将混好的混合物加入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拉条、冷却、切片制得PLA改性树脂粒子;料筒温度为175℃;将得到的PLA改性粒子加入到单螺杆吹膜机中吹膜得到PLA高透明薄膜,吹膜作业车间温度保持在20‑30℃范围内,本发明制作的PLA高透明膜透光率可以达到94%,和纯的聚乳酸透光率相当;传统的吹膜方式,较其他流延、双向拉伸方式,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解决PLA含量高于95%无法吹膜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透明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聚乳酸通过与其他生物降解树脂共混提高合金树脂的柔韧性,满足吹膜工艺要求;制成的聚乳酸薄膜中不能满足纸塑复合、标签膜、透明胶带等领域的要求。
聚乳酸来源于玉米淀粉,是一种可再生的全生物降解树脂,其制品使用废弃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可再生性,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
纯的聚乳酸树脂具有很好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泽度,但是韧性较差,不适用于薄膜领域。为了扩展聚乳酸在薄膜领域的应用范围,许多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改性工作。但是大部分的改性工作都是牺牲了聚乳酸原有的透明性,部分厂家高透明PLA薄膜采用的是流延技术或双向拉伸技术,其对设备要求较高,且生产成本昂贵,以传统吹膜方式制得的PLA高透明膜还未见报道,本专利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透明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透明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各组分及重量份为:PLA95-97、聚乙酸乙烯酯2-2.8、纳米二氧化硅0.7-2、EBS0.1、工业白油0.1,具体生产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PLA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高速混料机的转速为200r/min,按顺序将白油、EBS、纳米二氧化硅、聚乙酸乙烯酯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并混合2分钟后得到混合物;
第二步,将混好的混合物加入到平行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拉条、切片制得PLA改性树脂粒子;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长径比为50:1,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温度为175℃;
第三步,将得到的PLA改性粒子加入到单螺杆吹膜机中吹膜得到PLA高透明薄膜,其中单螺杆吹膜机长径比为35:1,单螺杆吹膜机模头模口间隙为0.3mm,吹膜时外界温度保持恒温20-30℃。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高透明聚乳酸薄膜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LA高透明吹塑薄膜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主要技术特点是本发明制作的PLA高透明膜透光率可以达到94%,和纯的聚乳酸透光率相当;本发明为传统的吹膜方式,较其他流延、双向拉伸方式,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本发明解决PLA含量高于95%无法吹膜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聚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