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520375.9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兰清泉;何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塔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5/14 | 分类号: | D01D5/14;D01D5/34;B01D39/04;D01F8/06;D01F8/10;D01F8/14;D01F8/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宇洪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02 | 代理人: | 陈方舟 |
地址: | 215131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纤维 纺丝 过滤材料 溶液喷射 纤维 制备 皮层纤维 芯层纤维 连续化作业 皮芯型结构 过滤作用 净化效果 生产效率 传统的 吸附 申请 生产成本 过滤 烟尘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合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过滤材料领域,所述复合纤维为皮芯型结构,通过溶液喷射纺丝制备得到,所述复合纤维的芯层纤维为第一种纤维,皮层纤维为第二种纤维,芯层纤维的直径为20‑160nm,皮层纤维的直径为100‑650nm,复合纤维的比表面积为200‑2000m2/g,所述第一种纤维和第二种纤维的种类不同。本申请采用的溶液喷射纺丝方法较传统的纺丝方法而言,生产成本更低,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适宜连续化作业,且通过溶液喷射纺丝方法得到的复合纤维,对于烟尘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尤其对于PM10和PM2.5而言,具有较好的过滤、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过滤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纤维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及空气的污染也进一步加剧,大气中直径≤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和直径≤2.5微米的可入肺颗粒物等这些颗粒物越来越多,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表明这些颗粒可附着细菌和病毒及重金属等,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已经被证实是极其严重的。特别是近年来大气中广泛存在的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污染物(PM2.5)的危害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其吸入体内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尘肺和心血管病等疾病。同时,电子、精密机械、冶金、宇航、核能、化工等工业以及医疗、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发展,对过滤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空气过滤材料在环境治理、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中担任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依据过滤理论,纤维直径尺寸的下降会提高过滤效率,当纤维的直径降到微纳米级(小于1000nm)时,其纤维网内体现出高比表面积和微小孔径的结构,这为高过滤效率和高性能提供了优势,因此纳米纤维的出现为空气过滤及净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高精度过滤得到实现。
目前,过滤材料多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而成,静电纺纳米纤维拥有高效过滤性能的优点,但同时也面临了一些问题和缺陷。首先,大多数工作仍需在实验室规模下的单针头纺丝设备上进行,其产量较低,进液速率一般为0.1-5ml/小时。其次,静电纺纳米纤维虽然具有高效过滤的显著特性,但同时研究表明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结构较密实,在显著提高过滤效率时,伴随着压力降也会迅速增大,空气透过性减小,从而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作为高效过滤材料的广泛应用。
溶液喷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制备微纳米纤维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静电纺丝法,其无需电场环境,不需要高压设备或任何导电收集器,设备更加简单,可以更高的注射速度进行纺丝,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纺丝效率更高。聚合物的选择范围更加宽泛,不仅限于具有较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且采用的溶剂易于挥发且无毒性,更加绿色环保。其制备得到的微纳米纤维具有较广的商业价值,如应用于PM10、PM2.5的过滤、电学和光学器件等。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纤维过滤材料,所述复合纤维为皮芯型结构,通过溶液喷射纺丝制备得到,所述复合纤维的芯层纤维为第一种纤维,皮层纤维为第二种纤维,芯层纤维的直径为20-160nm,皮层纤维的直径为100-650nm,复合纤维的比表面积为200-2000m2/g,所述第一种纤维和第二种纤维的种类不同。
所述第一种纤维,其材料为: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环氧乙烷、聚乳酸、聚乙醇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二丁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酯、聚间苯二甲酸对苯二酯、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聚丙烯腈、聚丙烯腈-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酯碳酸酯、尼龙、芳族聚酰胺、聚己酸内酯、胶原、聚羟基丁酸酯、聚乙酸乙烯酯、多肽、核酸、蛋白质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塔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泽塔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5203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涤纶丝束后牵伸生产线
- 下一篇:一种纺丝设备用可调节型定线装置